如何理解文学方面的“共鸣”现象?能引起你共鸣的作品都有哪些?( 二 )


3、 话也应该避免复述
直接对话总比复述的间接对话来得活,但仍只占其中一个平面 。当描述真实时还得加上第二层展现,如说话时的动静和神态,又从而发展至第三层展现,增添说话时对方的反应,以及周围的气氛和场景 。如:「她质问丈夫昨晚凌晨三点才回来为何现在又要出去 。看丈夫一心打扮不理她,便又大骂你干脆不必回来,每天晚上都出去,一定在外面有了女人…………」
总比「昨晚三点才回来现在有要出去?」
「你走吧!不要回来,永远不要回来!」的描述好吧
4、 创作的描述另一个方是就是「喻象」,凡创作者都必须善于利用喻象「她那些钩曲,多结,坚硬的像蟹脚一样的手指头」(莫伯桑)
这种形容多么鲜明有力,把那些虚象性的形容词表现的淋漓尽致 。
杜甫的「雨脚如麻未断绝」,雨有脚,那么太阳也会有脚,叫做「日脚」也就是影子,头上的就叫做「日头」了 。
再举一个例:「太阳很烈,天气很热」
「阳光辣花花的刺的睁不开眼,小狗趴在地上喘息,人们身上的汗水不断的流………」
哪一个好呢?
5、以他物喻本物,这两个像之间已经互动 。如「以海浪比稻田」「以稻田比海浪」这就扩大了视野,将两者互动 。
「风排山倒海的侵来」「狗而发出一种被女鬼绞死般的哀嚎声」这都是以他物喻本物,可以将文字表现的更鲜明和震撼力 。
(三)心理描写以内心独白意识来表现意识活动,是相当「主观」的叙述方式 。
透过主角的眼睛看外象往往有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色彩 。对写某一类小说很有用,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进入人物心里,将空间拉到最大,或缩到最小 。但是运用此种方式只能让读者读到你的「脑之幕」,不流于平版沈闷很难 。
因为这样的方式很容易犯上「说故事者介入故事」的毛病,为了不犯这个毛病,必须让读者走出你的意识之流,让他们感受到故事以外的故事 。
意识活动不是纯粹抽象的,都是来自生活经验,因此必须是具体而实在的,人脑本是空白的,有外象反映才有意识可言,如同看电影逐次从脑中放映出景象,创作小说也应该如此 。
那么,请注意看这段:「那垂老的女人口角正在痉挛………她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了,她开开版门,迈步在深夜中走出……走到无边的荒野………她赤身露体地,石像似的站在荒野当中,于一剎那间照见过往的一切,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抖,于是发抖…… 。于是痉挛…… 。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露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 。」(鲁迅)
这一段是内心戏,也是心里描写,那好,除了上面的文字之外你还看到什么,是否有一种超脱文字彷佛看到一幅画的感觉?这个女人在鲁迅的笔下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感觉,甚至让人好像见到一幅奇特的画,因此这是成功的 。
2、以交错的方式来倒述回忆,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关键性的场景,其次是妥善安排段落出现的次序,再来就是要有自然的过场,不可在场与场之间有太明显的切割现象,也就是隔阂太远 。
(四)叙事观点所谓叙事观点有两义,一是「由谁来叙述故事」二是「见事观点」
此观点约分三类第一类:举凡人物出场、背景交代、人物性格、内心独白、场景变换等等都由作者一手包办第二类:作者本身懂得化身,也许化为主角,也许配角,也许是路旁的一颗树,也就是作者不按自己的身份发言,而以第二、三者的角色叙述第三类就比较复杂,作者不便化为第三者,更是不止一个的第三者,时而用狗的眼睛,时而用主角的眼睛,或者干脆是躲在暗地从没出现的人物发言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