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传:术数预测学与玄学中的体用如一( 二 )


周易系辞传:术数预测学与玄学中的体用如一
在上面提到的五行生成论中 , 郑玄用天地的数量来匹配五行和四个方向来代表一年中的气候变化 。其中 , “天生水北”、“地生火南” , 即阳气始于北水 , 阴气始于火南 。同理 , “天生木东” , 地生金西 , 即阳气东盛 , 阴气盛西 。若土居中 , 则掌四时 。下一段 , 在气化理论的基础上 , 进一步强调了阴阳的生化生化结合 , 由五十个中的五个组成 。由于这里所涉及的天地数量和方位与五朝末出版的《河图》完全一致 , 因此郑玄的理论也被视为后来《河图》的来源 。事实上 , 郑玄的五行形成学说来源于战国秦汉时期的五行学说 , 当然有其渊源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 意在将五行之气与天地之数结合起来解释“大进化数” , 其基本位置不超出两韩气——自然理论 。不过最后还是落实到了《四十九十其用》中 , 郑玄比前贤表达得更直接 。在郑玄看来 , 天地的数量是五十 , 但因为五种元素合起来 , 就变成了大研的数量 , 五十 , 又因为佛法所要求的七八九六是不可能导出的 。从五十所以 , 五十减一 , 就是“用四十有九” 。最重要的是 , 郑玄将“大衍数”视为万物生物合成的五行法则 , 依然未能摆脱汉汉宇宙观的刻板印象 。
周易系辞传:术数预测学与玄学中的体用如一
正始时期 , 形而上学与命名的结合逐渐流行起来 , 对抽象本体的兴趣显然压倒了对具体基本原理的追求 。于是 , 原本单纯的“大衍数”被玄学推测和分离 , 不再与天文学、占星学或五行之气有关 , 而是有所谓的“身”和“用” 。“形而上学的意义 。看来王弼确实对《易经?邪传》这一部分投入了很大的热情 , 所以特意写了《周易大衍论》 , 可惜这篇文章已经丢失了 , 今天没有了方式来了解他所有的理论目的 。唯有韩康波在《周易·邪传》评注中引用王弼的相关说法 , 才能窥见其玄学:
周易系辞传:术数预测学与玄学中的体用如一
王弼曰:天地之数以五十奏 。四十种用途有九种 , 其中一种是没用的 。不用用而用它来过 , 不用数而用它来做 , 太极拳很容易做 。四十是九分之九 , 这是一个极端的数字 。没有无知 。一定是因为存在 , 所以永远处于存在的极端 , 一定要弄清楚它的由来 。
王弼认为 , 推算天地的数目 , 得到七、八、九、六 , 取决于大衍的数目 , 五十 。至于“四十其用为九” , 那么显然有“一”数不计入业绩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 , 这个“一”不参与浸渍的过程 , 只是“不使用” , 但它的作用却体现在整个浸渍的过程中 , 即不使用而“过去” 。就计数而言 , 这个“一”本身并不是一个数(它不被认为是一个专门计算的数) , 而七八九六的数目正是因为如此而形成的 , 这是“不是数字而是数字” 。因此 , 就“大衍数”而言 , 一方面 , 没有它的“一”就是“易太极”;另一方面 , “四十有九”是“数的极值” 。然而 , 王弼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抽象的佛法表达上 。“任何人都不能无知 , 一定是因为存在” , 这一命题将整个讨论推向了玄学本体论的高潮 , 也显示了王弼大衍仪的真正玄学目的 。所谓不用的“一” , 就是“易”的“太极” , 即天地万物的本体 。此“太极”为本体 , 并非奇行论中所说的“元一之气” , 可以存在于世间万物之外 , 可以存在于世间万物之前 , 也可以存在于万物之后 , 而是包罗万象 , 孕育万物 , 是天地万物之源 。极其 。因此 , 在王弼看来 , 如果说“九分之四”可以看作是具体事物及其功能的象征 , 作为具体的“用” , 那么没有它的“一”(太极)就是一个抽象的本体 。而且 , 作为本体的这个“一”并不在天地之外(“四十有九”) , 而是在天地宇宙中(“四十有九”);不同之处在于“四十分之九”是“数”(具体事物) , 而未使用的“一”是“身体”(不是具体事物) 。因此 , 虽然“身”和“用”不同 , 但同时又是相同的 。这就是王弼关于身用统一的深刻本体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