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高顺却不杀关羽,曹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建安三年(198年)的下邳之战吕布战败,曹操收降了吕布属下的张辽、陈登父子等人,掌控了徐州,并免除了后顾之忧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
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刘备,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 。之后,曹操称赞关羽为“天下义士也”,对关羽不告而别投奔刘备时说“各为其主”,因此之前既不扣押,之后也不追杀 。
论忠义,高顺宁死不降,关羽不得已投降曹操,高顺比关羽更忠义;论威胁,当时正值官渡之战,关羽逃到刘备身边,变相地增强了袁绍的实力,比高顺威胁更大;论未来,吕布势力已被瓦解,放了高顺也无妨,曹操认为刘备是天下唯二英雄,或能与他争夺天下,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必将如虎添翼.........既然如此,为何曹操杀高顺时干脆直接,却称赞关羽忠义之辈,又是以“各为其主”为由阻止追杀?

杀高顺却不杀关羽,曹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插图
作为三国风云人物,曹操有文人的情怀,有雄才大略的胸怀,但在官渡之战决生死时,放任关羽“投奔”敌阵,单纯地说成欣赏忠义之士,或许有助于提升曹操雄主形象,表现出曹操浪漫主义的一面,但明显不太符合情理 。固然,欣赏一个人不需要理由,但曹操不杀或不扣押关羽,就其主要原因而言,与其说是感其忠义,不如说是政治作秀 。
曹操铲除吕布之后,面临的最大敌人是袁绍,但与袁绍等不同,曹操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关中诸将尚在观望,南边刘表、张绣不肯降服,东南孙策蠢蠢欲动,暂时依附的刘备也是貌合神离 。
在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拉开了序幕,袁曹两家的生死决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袁绍派人联络各大军阀,约定共同进攻曹操,不少军阀都响应袁绍号召反曹 。
面对这一形势,曹操大约只有2万主力,双方兵力严重不对等 。可以说,无论从地利上,还是从实力上看,曹操都远不如袁绍一方,所以曹操很多部下暗通袁绍 。尽管曹操认为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他有取胜的机会,并做了相应的战略部署,但客观地说,面对这种巨大的实力差距,想必当时曹操也是内心彷徨,只是不能在部下面前表露出来,留给部下的必然是十足信心 。
更为严峻的是,汉献帝嫔妃董贵人之父董承,在199年末策划了“衣带诏事件”,与刘备等人密谋反曹,尽管事情泄露,200年正月除了刘备之外董承等人尽皆伏诛,但这件事对曹操打击巨大,外有袁绍等强敌,内部又不够稳定,曹操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
衣带诏事件中,刘备当时领兵征讨袁术,正好躲过一劫,之后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了徐州 。随即,刘备联络袁绍,打算合力攻曹,而曹操为保障许都与青、兖二州的联系,避免两面作战,于是就亲自率军攻打刘备,最终刘备全军溃败,只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关羽被曹操擒获,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 。
曹操为何杀高顺,却不杀关羽,反而还待以厚礼?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关羽还是投降了曹操,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给了曹操台阶,而曹操倡导唯才是举,又面临严峻形势,接纳关羽也就理所当然的了;一方面曹操不太欣赏高顺,却比较欣赏关羽,这种欣赏不需要太多理由 。这里做一个假设,如果关羽面对劝降默不作声,曹操会不会杀了关羽?
杀高顺却不杀关羽,曹操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