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行属性和颜色,黑色五行属土还是水( 四 )


近代 吴昌硕手札 , 癸亥立冬
近代 吴昌硕刻 还读书庐 , 丙寅立冬
近代 吴昌硕刻 大壶 , 甲申立冬
吴昌硕有“诗书画印”四绝之称 , 在其之前有赵之谦 , 在其之后有齐白石 。 赵为“海派”先驱 , 齐则属“京派” , 但赵之谦对于齐白石影响很大 。 齐白石习惯上称自己“诗第一” , 有故弄玄虚的意思 , 其实是印章当家 。 吴昌硕的印章也属“头牌” 。 对比来看 , 吴昌硕算得上古典时代最后一位艺术大师 , 齐白石称得上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艺术大师 。 但大师和大师之间也存在落差 , 尽管风格品评在某些地方缺少可比性 , 但总的来看 , 齐白石的艺术深度无法和吴昌硕相颉颃 。 齐白石的“功劳” , 是在绘画题材方面有开拓性 , 改变了文人画所追求的情趣之美 , 趋于质朴和家常主题 , 青菜、萝卜、苍蝇、老鼠等不登大雅之堂的物事成为入画题材 。 其实早在赵之谦和吴昌硕手中 , 已经有过一些尝试 , 只是到了齐白石手中 , 创作更多而已 。 立冬到了 , 北方人喜欢大白菜炖粉条 , 或者是小鸡炖蘑菇 , 吃起来热乎乎的 , 且又方便省心 , 故而成为家常菜的代表 。 齐白石很爱画白菜 。 有关齐白石曾想以自己画的白菜换一车真白菜的段子 , 真假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 , 齐白石是真的喜欢大白菜 。 《白菜》题款:“不独老萍知此味 , 先人三代咬其根 。 借山翁制 。 ”齐白石喜欢白菜 , 蕴藏着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 也是对现实生活的知足常乐 。
近代 齐白石《白菜》轴 , 纸本设色
另一件《白菜蘑菇》 题款:“白菜之佳无过北地 , 菌野之美惟有南方 , 雁来去时方生 。 菌类之风味 , 能超群者此种也 。 土人呼为雁来 , 惜无蘑菇等之有大名耳 。 白石山翁並记 。 ”人对于喜欢吃、习惯吃而后来却有吃不到的东西 , 会滋生念想 。 齐白石离开家乡 , 成了“北漂” 。 北地的白菜好吃 , 也易吃到 , 但家乡那呼作“雁来蕈”的蘑菇却再难吃到 , 便格外想念 。 南方的雁来 , 就是北方雁去之时 。 时值秋冬之季 , 美食可以弥补时空位移的缺憾 , 时不时画一下美食 , 可以缓解个人心里对人世的五味杂陈 。
近代 齐白石《白菜蘑菇》轴 , 纸本墨笔
众所周知 , 齐白石的老师是王湘绮 。 其实 , 齐白石在京城之时 , 还有一位老师 , 就是徐州人张伯英 。 书法史中还有一位张伯英 , 就是东汉张芝 , 首创“今草” , 被尊为“草圣” 。 近代张伯英乃碑学大家 , 是清末探花冯煦的入室弟子 。 张伯英热衷北碑 , 过人之处在于舍弃了魏碑点画的锐利形态 , 追求刚猛、沉着、遒厚的韵味 , 独树一帜 。 其实无论是帖学还是碑学 , 关键在于取法理念 , 同出一源 , 各呈其态 。 张伯英曾在北洋政府任职 , 目睹官场的腐败黑暗 , 毅然引退 , 从此开始了鬻字治印的职业生涯 。 对照其书风来看 , 可谓“书如其人” 。
近代 张伯英 , 己卯立冬
从赵之谦开始 , 再到吴昌硕、齐白石 , 书画家印人的职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 邓散木虽是职业化书印人 , 但与当下的职业化有本质的不同 。 “职业化”有两层意思:一是专注力 , 平生的精力和心思全部集中于此;二是书印成为饭碗 。 有的偏于前者 , 有的偏于后者 , 有的两者侧重 。 因为此种差异 , 直接导致风格和趣味不同 。 邓散木膂力过人 , 可以直接徒手刻巨大的青铜印章 。 最惊人的是创作数量 , 堪称古今第一 。 一般的印人 , 平生数量不过三、四千方 , 多一些的过万 , 最多的二、三万已是极限 , 邓散木一天几十方的创作势头 , 几十年如一日 , 至少近十万方 。 “风华正茂”刻于1953年 , 证明了一点 , 《毛主席诗词》系列印章这种形式 , 邓散木很早就已经尝试 。 广而言之 , 在“系列主题印”方面 , 邓散木具有开创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