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行属性和颜色,黑色五行属土还是水( 二 )


魏晋六朝三百年是一个分崩离析的时代 。 国家分裂 , 政权更迭 , 整个社会像走马灯一样 。 书法见证人心 , 纪录时代 。 这三百年的书法 , 呈现出多头发展的迹象 , 甚至不乏乖谬和变异 。 尽管如此 , 多头潮流中 , 仍存“二王”这一主脉 , 乃魏晋风流的绝佳见证 。 王羲之《冬中帖》写道:“十一月四日羲之白:冬中感怀深 , 始欲寒 。 足下常疾何如? 不得近问 , 邑邑 。 吾故苦心痛 , 不得食 , 经日甚为虚顿 。 力及不具 。 王羲之白 。 ”冬天来了 , 羲之写信给朋友 , 天冷了 , 叮嘱朋友要注意足疾 。 因为不能当面问候 , 心里感到过意不去 。 而自己呢 , 一直苦于“心痛” , 吃不下饭 , 身体也不太理想 。 这件手札有章草笔意 , 显然是个人成功变法之前的作品 。 王羲之书法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风流倜傥 , 潇洒出风尘 , 后世自然有无数的膜拜者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很多人都是王羲之的门徒 , 包括像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和王铎这样的大师级人物 。
东晋 王羲之《冬中帖》
王铎对王羲之的发展 , 主要体现在章法和墨法上 , 一生吃着二王的法帖 , 将尺牍书风拓而为大 , “涨墨法”的运用 , 使得行草书的表现从“线”到“面” , 故而有“后王胜前王”的褒奖 。 当代王蘧常章草出现后 , 也有一样的评价 。 书法就是这样 , 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 , 不断积累、发展、创新 。 对比来看 , 王羲之身处乱世 , 朝不夕保 , 所以感慨“死生亦大矣” 。 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 。 王铎晚年适逢明清易代 , 天崩地裂 , 降清后生活了八年 , 生不如死 , 极度压抑 。 从某个角度来说 , 王铎就是为了书法能有大成而屈膝投降的 。 当个人书艺炉火纯青之际突然面对生死抉择 , 心尤不甘 。 王铎没有选择杀身成仁 , 而是苟且偷生 。 同属晚明“三株树”的黄道周和倪元璐 , 皆从容赴死 , 很自然地 , 与王铎身后的声名 , 判若云泥 。 王铎晚年的书写材质要好一些 , 精品迭出 。 王铎没有辜负自己 , 极其勤奋 , 冬夜试笔 , 呵冻研墨 , 自抒胸臆 , 一件是《澹圃山房阔》 诗轴 , 款字中有“庚寅冬日书” , 去世的前两年 , 笔走龙蛇 , 万马奔腾 。 另一件是《赠文吉大词坛》诗轴 , 对于王铎来说 , 又是一个不眠的冬夜 。 书风苍茫博大 , 然时有怪诞之姿 , 无疑与心境的压抑有关 。
清 王铎《澹圃山房阔》 诗轴
清 王铎《赠文吉大词坛》诗轴
相比王铎的命运多舛 , 苏轼一生虽然仕途不尽如意 , 甚至时常处于政治斗争的夹缝中 , 不是被发配就是在发配的路上 , 但东坡自有解脱之法 , 一生快意 , 在地狱可以活出天堂的滋味 , 由此成为世界闻名的“最有趣的人” 。 要想成为艺术家 , 必须要有一颗有趣的灵魂 。 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幸 , 苏轼从容找到化解之法 。 贬谪到了岭南 , 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辞常作岭南人”的诗 , 被贬至海南 , 写信给儿子:“每戒过子慎勿说 , 恐北方君子闻之 , 争欲为东坡所为 , 求谪海南 , 分我此美也 。 ”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 , 千万不要把吃生蚝的事说出去 , 要是这个秘密被人知道了 , 恐怕那些北方人听说这里有这么好吃的物事 , 就该学我 , 求着皇帝把他们贬到海南来 , 跟我争抢这天下的美味 。 看看 , 难怪他的政敌要气得半死 。 苏轼一生虽然颠沛流离 , 但笔耕不辍 , 诗文书画收获颇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