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的作用以及它平常的日常养护

白鲜是芸香科、白鲜属茎基部木质化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 。 根斜生,淡黄白色 。 茎直立,叶片对生,无柄,椭圆至长圆形,叶缘有细锯齿,叶脉不甚明显,总状花序;苞片狭披针形;花瓣白带淡紫红色或粉红带深紫红色脉纹,倒披针形,萼片及花瓣均密生透明油点 。 种子阔卵形或近圆球形,光滑 。 5月开花,8-9月结果 。
一、白鲜的作用
白鲜其气味苦,无毒,主要对头风黄疸,咳逆淋漓,阴中肿痛,湿痹死机,不可屈伸行步有一定的疗效,对四肢不安,行走时大热饮水,儿童惊娴和一切热毒风,恶风,风疮疥癣赤烂,眉发脱落,皮肌急,可解热黄,酒黄,谷黄,可通关节,利九窍,及血脉,疏通小肠水气,头痛眼痛等症 。 鼠瘘已破,出脓血者,用白鲜皮煮汁,温服即可 。 人虚不可服它药者,用白鲜皮汤,用新汲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 。
【白鲜的作用以及它平常的日常养护】 二、生长习性
野生白鲜皮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林缘及低矮灌丛间含沙石土壤,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喜光照,耐严寒,耐干旱,不耐水涝 。 种子呈圆球形,亮黑色,千粒重20~21克,适宜发芽温度16~20℃ 。 条件适宜,播种后15~18天出苗,当年生株高10~15厘米,冬季能自然越冬 。 两年生株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长15~20厘米 。 3年生苗开始开花结实 。 栽培的白鲜皮生长期150天左右,4月下旬返青出土,9月下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 。
三、播种移栽
1、播种:白鲜皮种子采收后晾晒5~7天,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10月上旬至11月初,进行秋季播种,如果不能秋播,将种子放在室外进行低温冷冻,翌春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 。 秋季播种出苗早、苗齐 。 播种时搂平床面,按行距12~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踩好底格,将种子同细沙一起播到沟内,盖土3~4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10~15克 。 盖土后床面稍加镇压,有条件的床面盖一层稻草保湿,有利出苗 。
2、移栽:白鲜皮幼苗生长1~2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翌春返青前移栽 。 将苗床内幼苗全部挖出,按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挖穴,顶芽朝上放在沟穴内,使苗根舒展开 。 盖土要过顶芽4~5厘米,盖后踩实,干旱时栽后要浇透水 。
四、田间管理
1、育苗田:白鲜皮育苗田出苗时应逐次将床面的覆盖物除去,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雨季应做好田间排水 。 2年生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也可用0.3~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肥 。 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除去残存茎叶,向床面盖土2~3厘米,以利幼苗越冬 。
2、移栽田:白鲜皮移栽田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要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 。 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做好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同时增施磷钾肥 。 不采种子的植株在孕蕾初期剪去花蕾,以利根部生长 。 秋季枯萎后,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俗称施“盖头粪”,利于根部越冬和翌年植株生长 。
五、病害防治
1、霜霉病:霜霉病通常在3月开始发病,多发生在叶部,叶初生褐色斑点,渐在叶背产生1层霜霉状物,使叶片枯死,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信液,或50%瑞毒霉5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射 。
2、菌核病:菌核病通常在3月中旬发病,为害茎基部,初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水渍状梭形病斑,严重时茎基腐烂,地上部位倒伏枯萎,土表可见菌丝及菌核,可用3%菌核利或1:3石灰和草木炭混合后撤入畦面,或用5%氯硝铵粉剂撒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