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贪玄,道法皆自然


劝君莫贪玄,道法皆自然

文章插图

在春江柳岸钓一轮魏晋的弦月,就着老庄杜康,闲举玄妙之樽,岂不快哉!
 
玄如老茶,慕术家、爱僧道,茶余饭后邀星辰,晨前独对朝云霞;玄学又像一壶老酒,闻见味道就让人上头,古人独不敢贪杯,惟于微醺之间感念天地造化,自叹前无来者,故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李太白自喻古来圣贤皆寂寞,柳子厚独钓寒江雪 。玄如风,踏过春秋,走过魏晋,让唐人痴迷,常被时人议论 。玄者,介乎于动静、刚柔、升降、消长、真伪之间,介乎于认知界点前后、沸点周围 。能被认知者,谓之科学;不被认知者,如宇宙之本体、天地时空之奥妙、万物之由来、周易与数术,不明飞行物等如科学界之暗物质,冠之以名,谓之玄虚,推而广之,列星象、意识、心学、梦幻诸多科目,究其种种,皆以名目而定,而忽略了谈玄之要,明道之实 。
 
玄从何而降?道德经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什么是玄之又玄?首先第一个玄和“无”有关;第二个玄与“有”挂钩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由此可见,世间的事物本无名,人为的给事物命名,是我们认识万物的开始 。如果我们心无杂念,以本心看世界,如王阳明赏花,明暗自知;亦如禅师拈花而笑,一个举动便可认识自然之妙,开启“玄之门”;如果人们带着虚妄之心,夹杂着名利或分别心看世界,那么我们的认识终究受限制,术家之心占,易家之心易,也无从说起 。说白了,普通人很难打开“玄”的第二道门,一般来说,只知其玄,不知其所以玄,就无法知晓自然之奥妙,更别说术与道 。
 
道德经里的有和无源自天地,所以说玄关乎天文、地理,又在讲天地之由来 。这说明什么呢?道德经又做了精妙解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换句话说,世间的学问,无非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文、地文、人文之法则皆在自然之道,自然之道是什么?好像可以解释一些,又不能完全解读清楚,这可不又回到“玄”的境地了么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成宿列张 。玄从观天文、察时变而来,如春秋之吴国伐越国,史墨说,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害;再如史书律历之月近于斗、荧惑守心、五星连珠,战国策之彗星袭月、白虹贯日诸象,皆可佐证 。
由此可知,谈玄从历象日月星辰之变化开始,故玄也有变化之意,正如步天歌,从中元北极紫微宫移步,至上元天庭太微宫,看三公九卿列阵 。在那个荒烟蔓草的时代,我们的先祖究天人之际,为的是通古今之变,制定历法,指导农耕 。为的是将看似玄乎的自然法则、规律落到实处,再加以利用,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将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 。然有些汉儒不解其意,硬生生地将天人合一演变成天人感应,说什么五德终始、占验灾变,将玄之阴阳消息、有无体用束之于高阁,本末颠倒,远离玄乎 。好在庄子等人明察秋毫,以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独步化境,携秋水星梦,扶摇直上,入玄冥之境地 。真可谓书不过语,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 。
 

劝君莫贪玄,道法皆自然

文章插图

玄之为学,得玄学之名,则在魏晋 。魏晋谈玄之士,可谓三教九流,儒门、释家、道者,亦在其列,世说新语,将玄之妙者,编辑在册 。魏晋玄学,溯其渊源 。或起自汉杨雄之太玄说,太玄者,仿易之作也;张衡窥探苍宇奥妙,亦作思玄赋;经学家桓谭常说,杨雄作玄书,以玄言天道,圣贤为人处世,以天道为本源,仍然不离汉学之道统;张衡思玄,说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始于太初,莫之于先 。何为太初?太初者,鸿蒙初开,易之门户,如鬼谷子俾阖之论,合有道、张弛有度 。故王充自然篇云,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万物自生之际,玄藏于何处呢?欲知玄要,便要探讨自然之无为 。自然无为,智者一言以蔽之,气也!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恰似易之屯卦,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搜订阅号,中国风水研究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