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 。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 。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 。“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 。形体有三名:天、地、人 。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 。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 。人有三名:父、母、子 。治有三名:君、臣、民 。”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 。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 。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 。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 。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 。《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 。”其二是“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 。”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 。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 。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 。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 。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 。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 。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 。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 。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 。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 。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 。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 。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天均者,天倪也 。”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 。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 。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 。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 。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 。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 。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 。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 。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 。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活泼可爱的男孩名字
- 简单寓意好的男孩名字
- 简单大气有寓意的男孩名字
- 100个好听的男孩名字
- 男人克妻的面相和手相
- 改办公室风水防小人的方法
- 富贵的男人手相特征
- 带冰字的女孩名字大全
- 断掌的男人怎么样
- 下三白眼的男人面相怎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