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陕西风情文化是华夏之根?( 三 )


而“华胥国”的疆域范围,则不仅仅限于蓝田的华胥镇 。包括蓝田在内的关中东部地区,也都有“华胥之州”的历史印记 。渭南地区古时曾以“华州”之称设郡立府,富平县古时曾设“中华郡”,西岳华山也因形似莲花又位居“华胥之州”而得名 。继续往东,渭河下游东入黄河的地方是渭南市的潼关县,这里位于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 。与女娲、伏羲有关的古迹和传说,同样遍及黄河两岸潼关内外 。秦晋之间的黄河古渡口风陵渡,便是因女娲陵而得名 。渭河的西端上游,是甘肃省的天水市 。华胥生伏羲于“成纪”,就是在这个地方 。
文化播迁之西东行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完成和夏商周年表的正式公布,“三皇”文化的研究将日益突出,中华文明史的较为确切的年表将会从公元前2070年推向更早的年代 。而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天水境内发现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与有关伏羲氏族的传说故事及史料记载有着种种吻合,成为最终揭开中华文明本源之谜的有利条件 。可以说,通过对伏羲及伏羲文化的深入研究,将把中华文明史推向更早的年代,中华文明史可能是8000——10000年 。
古书中记载,伏羲氏生于成纪,徒治陈仓,都于陈,在位一百五十年,传十五世 。伏羲氏发源于成纪,发展壮大后,沿着渭河谷地进入关中,出潼关,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而后折向东南,最后都于陈 。这一活动区大体与仰韶文化古遗址的分布区相吻合 。
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从伏羲文化到中原文化推演巡回考证,一般所谓的华夏文化系统主要包括仰韶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在内 。追溯华夏文化之源,势必要从伏羲文化那里寻找 。目前脉络比较清楚的是,在关陇地区,以大地湾一期遗存为代表的老官台文化,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老官台文化的分布区域也正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主要分布区 。说明以大地湾为代表的老官台文化就是渭河流域的仰韶半坡类型的祖先和渊源 。仰韶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 。仰韶文化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行程中,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与周围文化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从文献记载来看,《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姜水为渭水支流,在今陕西歧山县境,姬水约在今陕西的北部 。可以推断黄帝氏族的发祥地大约在今陕西的北部,它与发祥在陕西西部偏南的炎帝氏族的居住地相距并不很远 。在华夏文化系统中,炎黄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发祥地在关中一带,它与伏羲文化发祥地相距甚近,因而可以说伏羲文化是华夏文化之源,或者说它是华夏文化的早期阶段 。据《炎黄氏文化考》所载《伏羲庙残碑》说:“东迁少典君于颛顼,以奉伏羲之祀 。”少典奉祀伏羲,知为伏羲—女娲族后裔 。因而华夏文化的发展序列,似可释作:伏羲文化——炎黄文化——颛顼、帝喾、尧、舜文化;与其对应的考古学文化为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 。不过,学术界谈华夏文化,一般都从炎黄文化(仰韶文化)算起,那么伏羲文化则成为华夏文化的源头了 。在华夏文化圈内的中原核心地带,即今关中、晋南与河南省境,保留有许多伏羲文化的史迹 。
华夏枝繁根系“华州”
《纲鉴易知录》说:“大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 。”注云:“华胥,在今陕西兰田县,小渊曰渚 。”伏羲之母族华胥氏所居之华胥渚,在今陕西兰田华胥乡 。《遁甲开山图》称:“伏羲生于成纪,徙治陈仓 。”陈仓即今陕西宝鸡 。乾隆《临潼县志》载:“丽戎国古女娲氏,继兴于此 。”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之骊山北麓有又娲氏谷,西麓有女娲氏庄 。关中人尊称女娲为“骊山老母”,现骊山西绣岭的老母殿,传为汉武帝时的女娲祠 。女娲陵俗称“风陵”,在今河南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西北,原在河滨,现在河中,地近陕西潼关县城与山西芮城风陵渡交界地带 。而《元丰九域志》说“女娲墓在今潼关口河滩上”,《清一统志》说风陵坡在蒲州南六十里风陵乡,均系指此女娲陵 。《路史·后纪》则称:“女娲治于中皇山之原 。”中皇山大约是“中(岳)霍山”的错记,在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侯村,有当年女娲“布政统民”和“娲皇故都”和“女娲陵”,东边有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娲皇庙” 。自古以来侯村“娲皇庙”与陕西“黄帝陵”、湖南“炎帝陵”地位相当,一直是享受历代帝王祭祀的国家神庙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称:“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 。”今河南巩义市河洛镇洛口村东黄河南岸有“伏羲台”,,新密市来集乡的“伏羲女娲祠”也叫做“娘娘庙”,登封市的三皇庙内,供奉伏羲、女娲与神农,荥阳汜水紫金山上有伏羲庙,汜水白玉岭上有女娲祠 。在豫东平原,历史文化名城淮阳古称“陈”,被誉为“羲皇故都” 。淮阳作为羲皇故都,这里还有著名的“大昊伏羲陵” 。淮阳西邻西华县,西华县城北7.5公里的聂堆乡思都岗村的女娲城,被称为“女娲氏之故墟”或“女娲之都” 。此外,豫北济源市王屋山主峰天坛山顶有女娲补天五色石,沁阳市境内有始祖山、女娲山、伏羲祠、女娲祠、祖先洞、补天台、女娲洞、泥人场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上述地点,大都分布着仰韶文化遗存 。文献记载、历史传说可与考古发现互相补证,表明这里既属于远古华夏文化系统,也在伏羲文化圈内 。但是关陇地区的伏羲文化从大地湾一期遗存算起,距今约有近8000年的历史了,中原伏羲文化的时间则较晚,基本上属于关陇地区伏羲文化的辐射现象 。关陇伏羲文化的播迁与华夏文化的传承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