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仿大痴山水图》
明 沈周 纸本设色 纵115.5厘米 横48.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大痴 , 即元代画家黄公望 , 这件作品即其仿黄公望山水而作 。 “仿” , 是模仿的意思 , 因此这并不是对黄公望山水的对临或复制 , 而是模仿黄公望的笔法、布局和意趣特征而进行的创作 。 画中描绘有水流绕行的山中景致 。 画家主要以披麻皴和荷叶皴画山石 , 笔法温厚 , 墨色浑润 。
27、《庐山高图》
明 沈周 纸本淡设色 纵193.8厘米 横9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凭借想象描绘庐山为他的老师陈宽作寿 。 整幅作品在近于王蒙的繁密的笔墨中展现了想象中庐山的雄伟 , 开创了以山水画象征人品的表现手法 。
28、《空林积雨图》
明 沈周 纸本墨笔 纵21.7厘米 横29.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作品是画家在积雨郁闷之日所作 。 画中描绘一平坡后的雨中树林景色 。 画面构景简洁 , 坡石后的林中溪水 , 缓缓流淌 。 低屋掩映 , 云气弥漫 , 雨雾迷朦 。 画家以粗笔而写 , 墨色浑润 , 淡墨渲染 , 使画面显得湿气欲滴 , 阴雨连绵与画家郁闷难解的情绪跃然画上 。
29、《祝寿图》
明 沈周 凌本墨笔 纵189.5厘米 横54.7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沈周此一《祝寿图》是专为八旬老母祝寿而作 , 图中描绘了祥云缭绕的苍山景色 。 层云之上 , 主峰突起 , 数峰环列 。 主峰山石层叠而起 , 突兀高耸 , 山上苔点繁密 。 整个山峰显示出一种苍老、稳健的气色 , 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 , 整个画面恭敬而稳健 , 流露出吉祥美好的气氛 。
30、《灞桥风雪图》
明 沈周 纸本墨笔 纵153厘米 横64.9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灞桥风雪”为古代长安八景之一 , 图中描绘了平静的灞河水从远处山涧缓缓流来 。 河流近岸一坡脚平台上 , 几棵细瘦的寒树索然而立 , 枝叶在寒冷的空气中瑟瑟抖动 。 巨峰夹江 , 沟壑纵深 , 山石叠起 , 远峰耸立似屏 。 山上冬树瑟缩 , 冬苔遍植 。 整个山石白雪皑皑 , 茫茫苍苍 。 天色灰冷 , 江水凝碧 , 萧瑟冷寂 。 这件作品笔法温和秀雅 , 笔墨俭省 , 构景平和大方 , 是沈周的一件粗笔佳作 。
31、《东庄图册》
明 沈周 纸本设色 原24页 今遗失其中的3页 南京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其师吴宽家的庭园景色 。 吴宽官至礼部尚书 , 是沈周的老师和挚友 , 多有诗文唱和 。 东庄是吴宽的庄园 , 也是江南士大夫经常聚会、吟诗、品茗的地方 。
32、《沧州趣图》
明 沈周 纸本设色 纵29.7厘米 横8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沧州趣图》是沈周晚期的作品 , 他将元四家的笔法集中于一幅山水长卷中 。 不同的笔法衔接得那样天衣无缝 , 可见他对元四家笔法运用的精熟 。
33、《落花诗意图》
明 沈周 纸本设色 纵35.9厘米 横60.1厘米 南京省博物馆藏
此画笔墨厚重 , 风神淡冶 , 花瓣平舒 , 作将残之状 。 此画用淡墨写出枝干 , 枝干穿插自然得体 。 树叶用墨浑厚 , 沉重响亮 。 整幅作品 , 花、枝、叶之间结构严密而舒展 。 行笔凝重简练 , 实按虚起 , 虽为将残之花 , 但却风韵独存 。 古来文人多慕牡丹高洁华贵 , 形诸笔墨 , 贵能“状物”与“得意”相兼 , 沈周此图足以为之 。
34、《京江送远图》
明 沈周 纸本设色 纵28厘米 横159.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法反映了沈周晚年成熟的“粗沈”面貌 。 画面作平远式布局 , 近景柳堤河岸 , 众人揖手送别;中景辽阔江面 , 扁舟一叶 , 主人公船上拜揖告别;远景丛山相叠 , 连亘无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