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五谷吃青草的生肖是什么,青草为食是什么生肖( 二 )


5月20日-22日 。
掐着青苗种福田 , 低头看天上的水 。 《夏日田园杂兴》[唐契托]
你一到 , 就说明夏天到了 。 节气中 , 小满时节充满了温暖和生机 。 此时 , 中国北方的小麦正在由绿转黄;江南一带 , 水车、运丝车、运油车繁忙 。 在农耕时代 , “男耕女织”是一种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 。 小满前后 , 南方很多农村都有蚕祈福节 , 祭祀蚕神 。 桑葚不仅是这一天的祭品 , 也是人们在这一天享用的水果 。 与此同时 , 郊区的油菜籽成熟了 , 农民们忙着送去榨油厂榨油 。 有些地方小满有祭祀车神(——)的习俗 。 这里的车神指的是水车之神 , 形似白龙 。
芒种6月5日-7日
梅黄时 , 家家都被雨水淹没 , 池塘边绿草如茵 , 蛙声阵阵 。 《插秧歌》[宋钊石秀]
芒种是小满之后的节气 。 有人质疑过这个名字 。 二十四节气中 , 为什么小满与芒种不同 , 却没有“大满”?有人认为这种命名可能与儒家和道家的观念有关 。 芒种又叫“忙种”、“忙种” 。 这个季节是农民最忙的季节 。 与其他节气相比 , 芒种的习俗并不多 。 种田要看天气 , 祈雨和阳光缺一不可 。 在此期间 , 鲜花很快就会枯萎 , 一些地方会举行仪式 , 祭拜花神 , 以表示感谢 。
夏天从6月21日到22日 。
天变得极其阴 , 夜从此漏雨 。 《约客》【唐魏吴颖】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二分法”的说法 。 夏天白天最长 , 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短 。 在宋代 , 夏至是一个“法定假日” , 官员可以有三天的假期 。 夏至的习俗主要是吃 , 比如江苏等地吃豌豆饼 , 北京吃莴笋凉面 。
降火开胃 , 谓之“冬至饺子夏至面” 。 浙江杭州喜欢吃乌饭 , 广西吃酸粉、各种凉糕等 , 山东吃生葱、黄瓜、煮鸡蛋 。 夏至之后 , 便准备进入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了 , 故而从夏至开始 , 人们还要进行各种防暑、避暑 。
小暑 7月6—8日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武元衡】
暑代表炎热 , 但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 所以称之为小暑 。 相传 , 小暑前夕 , 也就是六月初六 , 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 。 因此 , 小暑前后 , 家家户户都会进行“晒伏” , 将存放在衣柜箱笼之中的衣物被褥等拿出来晾晒 。 小暑节气的习俗同样大多和吃有关 , 比如要食新——吃新米 , 尝新酒祭祀五谷大神和祖先 , 喝羊汤 , 吃藕 , 吃芒果 , 吃伏面等 。 虽然夏季的暑热让人烦闷 , 但这些应季美食想来可以开胃解馋 。
大暑 7月22—24日
人情正苦暑 , 物怎已惊秋 。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司马光】
要说天气炎热 , 还要数“三伏” 。 大暑正值三伏中的中伏 , 可谓热力加倍 , 单是想一想 , 都会令人恍若已提前进入“上蒸下煮”的“蒸锅”模式 , 也难怪被称为是“苦夏” 。 消暑是大暑的绝对生活主题 。 正所谓“荷花荡中夏日长 , 围井乘凉话家常” , 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年代里 , 凉茶豆糕大蒲扇 , 井水竹榻冰西瓜 , 都成为了驱赶炎热 , 消暑降温的好帮手 。 在一些靠水而居的地方 , 俗称“荷花生日”的观莲节 , 是大暑期间难得的户外活动之一 。
斗柄西指 , 天下皆秋
立秋 8月7—9日
睡起秋声无觅处 , 满阶梧叶月明中 。 《立秋日》【南宋·刘翰】
俗语说“一叶落而知秋” , 这里的叶指的是梧桐叶 , 在古代 , “梧桐报秋”曾是一种宫廷仪式 , 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 在古人看来 , 立秋是夏秋之交的一个重要时刻 。 “立了秋 , 凉飕飕 。 ”虽然依旧是盛夏 , 但此时的风不同于暑天 , 已浸染了冷意 。 度过“苦夏”之后 , 人们难免清减 , 到了立秋之时 , 就需要“贴秋膘” , 特别是以肉贴膘 。 汪曾祺专门写过一篇《贴秋膘》 , 言明北京人所谓“贴秋膘”有特殊的含意 , 即吃烤肉 。 文中还提到内蒙古也有“贴秋膘”的风俗 , 特指吃手把羊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