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相合是指什么生肖,四六相合指什么生肖(13)


及宋太祖建隆三年 , 昭遣其广评侍郎李兴祐等来朝贡 。 四年 , 制加食邑 , 赐功臣号 。
《高丽传》略而《四裔考》详
(淳化)五年六月 , 遣使元郁来乞师 , 诉以契丹寇境 。 朝廷以北鄙甫宁 , 不可轻动干戈 , 为国生事 , 但赐诏慰抚 , 厚礼其使遣还 。 自是受制于契丹 , 朝贡中绝 。
(淳化)五年六月 , 遣使元郁来乞师 , 诉以契丹寇境 。 朝廷以夷狄相攻 , 固其常 , 北鄙甫宁 , 不可轻动干戈 , 为国生事 , 但回诏慰抚 , 厚赐其使遣还 。 自是受制于契丹 , 朝贡中绝 。
《高丽传》有而《四裔考》无
(淳化)二年 , 遣使韩彦恭来贡 。 彦恭表述治意 , 求印佛经 , 诏以《藏经》并御制《秘藏诠》、《逍遥咏》、《莲华心轮》赐之 。
《高丽传》无而《四裔考》有
女真在混同江北 , 与高丽仅隔鸭渌一水 。 其初 , 本臣事契丹 , 奴事高丽 。 及其强也 , 高丽反臣事之 。
由此 , 可推知《宋史》虽编撰晚于《文献通考》 , 但其《高丽传》不当源出《文献通考·四裔考》 , 而是两者史出一源 , 即“宋代国史” , 故两者皆有称宋朝皇帝为“帝”、“上” , 宋朝使高丽者为“我使”、“朝廷使”等文字 。 然因两书撰修者删削有别 , 而详略有间 。 亦因为此 , 故见于一书中之讹误 , 在另一书中同样存在 。 如《宋史·高丽传》云“(绍兴)三十二年(1162)三月 , 高丽纲首徐德荣诣明州言 , 本国欲遣贺使” , 《文献通考》中内容相同 , 然据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十八所载 , 徐德荣实为宋朝“都纲” , 贸易往来于宋、丽之间 , 并兼为两国传递信息 。 宋“国史”因其当时来传高丽欲遣使臣西来宋国之消息 , 遂误认其为“高丽纲首” , 而《宋史·高丽传》、《文献通考·四裔考二》皆承其误 。 [70]
此类情况 , 并不仅限于上述《宋史·高丽传》与《文献通考·四裔考二》 , 尤其《宋史》诸志与《文献通考》诸考之间因史源原因而内容相同或相类者更为普遍 。
5、《金史》 。
上文已述及元末史臣编撰《宋史》时 , 尝引录稍前完成的《金史》内容 。 历来学者对于《金史》的评价要高于《宋史》 , 然则两者同记一事而内容矛盾时该如何取舍?下举南宋吴曦降金一事为例 。
吴曦乃抗金名将吴璘之孙 , 开禧二年(1206)三月被任为四川宣抚副使 , 又兼陕西、河东路招抚使 , “许便宜从事” 。 不久 , 秘密遣使向金朝纳降 。 对于吴曦降金之具体年月 , 《宋史·宁宗纪二》载:开禧二年四月下旬 , “吴曦遣其客姚淮源献关外四州于金 , 求封蜀王” 。 六月 , “金人封吴曦为蜀王” 。 十二月下旬 , “吴曦始自称蜀王” 。 三年正月间 , “吴曦僭位于兴州” 。 [71]其他宋方文献如《宋史·吴曦传》、《两朝纲目备要》卷九等记载同 。
然而金方史籍如《金史·章宗纪四》所载却颇有异同:泰和六年(即宋开禧二年)十二月中 , “宋太尉、昭信军节度使、四川宣抚副使吴曦纳款于完颜纲” 。 故“完颜纲遣京兆录事张仔会吴曦于兴州之置口 。 曦具言所以归朝之意 , 仔请以告身为报 , 尽出以付之 , 仍献阶州” 。 于是“完颜纲以朝命 , 假太仓使马良显赍诏书、金印立吴曦为蜀王” 。 随即吴曦“遣其果州团练使郭澄、提举仙人关使任辛奉表及蜀地图志、吴氏谱牒来上” 。 [72]
宋、金双方所载时间之异同 , 实与两史所据史源不同有关 。 对此 , 今日研究者多以为《金史》所载者较为可信 。 [73]然《宋史·方信孺传》又载宋廷于开禧三年间“遣信孺再往金 , 时吴曦已诛 , 金人气颇索 , 然犹执初议 。 信孺曰:‘……且以曲直校之 , 本朝兴兵在去年四月 , 若贻书吴曦 , 则去年三月也 。 ’”[74]又宋廷于开禧三年十月“诏谕军民”时声称:“第惟敌人 , 阴诱曦贼 , 计其纳叛之日 , 乃在交锋之前 , 是则造端岂专在我?”[75]其言虽有为宋廷开脱首启兵端之责 , 然其所言如此气壮 , 但也反证《宋史·宁宗本纪》所云乃属有据 。 而《金史·完颜纲传》所载却正与《宋史》相印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