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仡佬族的习俗


仡(ge)佬(lao)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579,744人(2000年人口普查) 。贵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其余各省份都有分布,以杂居为主 。贵州聚居地主要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分布于贵阳、六盘水、遵义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 。仡佬族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有1845人(1999年人口普查) 。

仡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仡佬族的习俗

文章插图
仡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仡佬族的来历习俗
仡佬族的历史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
仡佬族人与古代贵州一代的僚人有渊源关系 。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 。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 。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 。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 。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 。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 。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 。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 。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 。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 。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 。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 。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 。明末开始“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统治之下 。清末及民国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剧减少,居住区域迅速缩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点状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区域之间,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其生活习俗、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止 。
仡佬族的宗教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 。清代渐习汉俗,崇奉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 。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 。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 。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 。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 。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 。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祸,益寿赐福 。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 。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