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天府美术馆获照明设计“奥斯卡”背后:城市之光的讲究( 二 )


在谈到此次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挑战时 , 刘艺坦言 , 因为曲面的不规则设计 , 灯光的控制需要兼顾极其微妙的变化 , 这是非常有难度的 。 “我们必须进行大量的现场实勘与调试 , 就像是做‘手工艺品般’不断调整灯的位置与角度 。 最后 , 再通过智能化系统 , 对光色、亮度、色温、节日模式、深夜模式等不同光环境实现精准的控制 。 ”
建筑设计 , 需兼顾在地性
在知名建筑师西萨?佩里看来 , “对城市的一块土地加以设计 , 无论这块土地有多狭小 , 这对于任何一名建筑师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责任 。 使建筑成为城市浑然天成的一部分的使命 , 远比令它成为一件艺术品抑或是建筑师的倾力之作的职责重要得多 。 ”
也就是说 , 城市重于建筑 , 而建筑重于建筑师 。 充分考虑建筑的“在地性” , 如何令其自然融入周边的“语境” , 这也是建筑界持续探索的课题 。
无论是大阪国立美术馆对于日本传统竹结构建造的重新诠释 , 还是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的设计中 , 马来西亚编织和布料工艺的转译贯穿了整个建筑群的多个细节 , 都体现出建筑在功能性之外、在建筑师个性之外的在地文化属性 。
谈及天府美术馆 , 刘艺表示 , “此次 , 我们用‘出水芙蓉’的理念 , 对本地文化、城市文化进行了新的演绎 , 在国际上有明显的文化身份标识 。 ”
在他看来 , 国内美术馆、博物馆的照明设计正逐渐从原来华丽的风格 , 转向现在更加有文化感、注重差异性 , 兼顾在地文化的趋势 。 “像是法国卢浮宫、悉尼歌剧院的照明设计就非常值得借鉴 , 前者针对了其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 , 安静地‘表达’历史氛围;后者则将海边环境的浪漫 , 那种在地性与艺术性进行了巧妙结合 。 ”
刘艺天府美术馆获照明设计“奥斯卡”背后:城市之光的讲究
文章图片

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创姐观察到 , 近年成都本土设计师在探索东西方建筑边界的过程中 , 不断在在地性与当代性中取得一种平衡 。 此前获得“建筑界奥斯卡奖”——美国Architizer A+ Awards大奖的成都兴隆湖书店和M50艺术酒店两座建筑 , 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
例如 , 兴隆湖书店项目是以“一本天上掉落的书”为故事起点 , 建筑外型取义于“书” , 曲线屋面的建筑形式又与四川传统民居的坡屋顶相呼应 。
而M50艺术酒店项目则试图探寻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 同时深入挖掘在地的文化基因(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爱情典故) , 抽象提取古琴“绿绮”的琴弦 , 以“拨动琴弦”这套动作语汇推演出建筑形态 。
上述两者均以先锋的设计手法转译在地文化 , 将在地性与当代性巧妙融合 。
如何提升美术馆在地性?刘艺建议 , “美术馆应该为整座城市服务 , 获奖之后 , 可以举办更多类似于‘美术馆之夜’的文化活动 , 而不只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 ”
刘艺天府美术馆获照明设计“奥斯卡”背后:城市之光的讲究
文章图片

成都市天府美术馆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张建 摄
城市夜间照明生态 , 如何打造?
诚然 , 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标性建筑的照明是整个城市夜间照明体系的重要一环 , 是城市的“夜间门面” 。
然而 , 门面之后 , 近年来城市夜间照明生态的混乱 , 影响着每个人对于一座城市的生活体验与观感 。
夜间经济持续发展的当下 , 商业区硕大的招牌灯、公共建筑闪烁的装饰灯、高架及环路旁不眠的广告灯 , 营造出一个个“人工白昼” , 在不断侵扰居民私人空间 , 产生大量光污染的同时 , 也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夜间风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