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风起洛阳》引争议的扇 摇出古代生活的绰约风姿( 四 )


艺术史家柯律格在《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一书中 , 全面解读了文徵明冠以艺术之名的生活社交 , 以及覆盖明代宫廷与民间多方交杂的社交关系 , 将艺术家文徵明放置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进行角色还原 。 在明中期“尚物”的主流风气下 , 文徵明的才情也是毋庸置疑得到艺术史认可的 。 他将扇面的艺术创作加以创新 , 偏爱扇面题诗 , 结合书法与辞章 , 首创性地让扇面成为了诗词的载体之一 。 与扇面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 , 扇面书法的表现尤需经营布局位置 。 文徵明习惯用“一长一短”的布局方式 , 行距统一 , 稀疏有致 , 使得书法扇面呈现出了一种节奏韵律之感 。 同时 , 每个字结字平稳 , 粗细错落 , 连笔流畅 , 笔断意连 。 只见扇面的章法韵致 , 便仿佛见其人的温润儒雅之貌 。
在今天 , 若是到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景点旅游 , 也不难看到“现场扇面题名”或“现场画扇面”的场景 。 摊主多是一位手摇折扇、以不羁文人形象示人的男子 。 游客上前报自己的姓名 , 他略做思索 , 大笔一挥 , 以游客的姓名做藏头诗 , 洋洋洒洒便在纸扇上写就 。 但若论此扇价格几钱 , 则不仅是作诗与写字的价 , 还得看扇子的材质、做工和品质 , 有不同的价位可供选择——这也是源于古代的旧规 。 明代永乐至清朝的书画行规大抵是:扇面一尺作两尺 , 泥金加倍 , 大青绿则再加倍 。 在此时期 , 抛开文人雅士的阶层 , 当折扇进入市民生活 , 所承载的生活流行基调则发生了转向 。 红金扇、乌油描金扇、红戏画扇等都是民间制扇手艺中的精品 , 苏州的水磨玉骨扇更是上等佳品 。 水磨玉骨扇采用“老矾面”工艺 , 配洒金、仿古等扇面 , 以适应水墨作画 。 扇骨则用浙湘两地的冬季毛竹 , 纹理纤细而色泽沉厚 。 柄部的造型更是多样 , 有燕尾、葫芦、玉兰等一百二十多种 。 水磨扇骨还可能附有雕刻与镶嵌 , 钉眼多用水牛角 。 民间不多接触儒雅之士 , 因此多靠奇技巧艺与珍贵材料彰显自身地位的不同 。 同时 , 扇面绘画也转向为符合民间大众喜好的题材 , 如吉祥主题、艳丽山水、工笔仕女等 。 到了清代同治年间 , 甚至出现了南北的扇面画风景差异 , 南边多绘西湖景致 , 北方多用津西杨柳青 , 与现代南北地区旅游景点所卖商品的差异类似 , 别有趣味 。
(作者为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扇子《风起洛阳》引争议的扇 摇出古代生活的绰约风姿】【编辑:刘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