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日子怎样来确定呢?

三伏的日期是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初伏与中伏相隔十日,中伏到末伏相隔十或廿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 。”
由于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所以,天干与地支的组合,每六十日为一个循环 。
这样,中国传统历法中,每天都有个天干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 。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 。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历年的6月21日,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后,就是第三个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开始 。
7月29日,就进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后,又是一个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进入了第三伏 。这就是说,每年进入三伏天之后,都是很热的,特别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热的 。
中国民间老百姓根据地球积蓄热量的情况,总结出了二十四个秋老虎的说法,这意思是说,每年的立秋之后的二十四天,同样是很热的 。
但是,中国民间老百姓也 同时总结出了“立秋早晚凉;蚊从立秋死”的谚语 。这意思是说,立秋之后虽然天气还很热,但是,一早一晚却是凉快了,而且,讨厌的蚊子也开始从立秋就越来越少了 。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天干地支配制组合日子的六十循环情况,所以,有的时候,初伏结束之后,不见得马上就会出现庚日,于是,有的时候,中伏期间,可能会超过十天 。
头伏是在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
【初伏日子怎样来确定呢?】在我的博客里有一篇起伏怎么算,你去看看,希望对你有用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