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审美疲惫时,需要这些“特调”

上海街头的 时髦人士必备单品 , 有人这么俏皮又准确地总结道:小狗、自行车、鲜花。
而花瓶作为承载鲜花的容器 , 也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 那么 , 为了理想生活购买一只称心如意的花瓶 , 需要多少时间?

系列审美疲惫时,需要这些“特调”
文章图片

place (in) place
或许是1分钟 , 或许会被无限延长 。
因为如今无论是购物软件的“猜你喜欢” , 还是基于算法的社交媒体分享平台 , 都让人难以停下滑动的指尖 。算法让人们更轻易触达“现代生活美学” , 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 “审美民主化” 。
但在另一维度上 , 它们输出着一种批量化加工的生活美学:原木风茶几烘托的日式 , 黑白铁艺置物架打造的北欧风……而这种情况似乎可以理解为 “被互联网编码的生活美学” ,看多了难免带来些许疲劳 。

系列审美疲惫时,需要这些“特调”
文章图片

关于美 , 韩炳哲在《美的救赎》中坦言:
我们正处于美的危机之中 , 美被磨平 , 变成了被喜欢、被点赞的对象 , 成了随意和舒适的代名词 。
“被喜欢、被点赞”的需求来自于人的天性 , 是无可厚非的 , 但当它成为了一种 约束就没这么可爱了 。 比如它会让人们习惯于只在花瓶中放入明艳美丽的鲜花 , 但事实上除了这种 “正确性”思路 , 应该有些其他想象 。

系列审美疲惫时,需要这些“特调”
文章图片

place (in) place - bar系列
在生活方式品牌place (in) place呈现的视觉中 , 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可能性:花瓶中插着挂在枝头的迷你青涩辣椒 , 或是尚未盛放的大花葱 , 还有躺在容器中的苦瓜、面饼等食材…… 一些印象中不足够“美”的事物 , 却构建出了一个经得起反复玩味的新鲜场景 。

系列审美疲惫时,需要这些“特调”
文章图片

bar系列
place in place以 花瓶品类为起点 , 展开他们对生活方式的探索 , 年轻鲜活同时孕育着思考 。两位设计师兼主理人——秦冕和金天霓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 Interior and Spatial Design专业 , 因此不难感受到品牌中 建筑的基因 。
我们也有幸请到两位 , 从品牌开始聊了一些 关于美的见解 。
这次对话让人洞见许多事物的答案 , 他们并非遵循一个钥匙开一个锁的原则 , 思维的墙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被打破 。
设计师专访:
关于美、自由与秩序
Q: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place in place , 先介绍一下品牌名字的由来吧!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place in place , 你们会用哪些词汇呢?
A:
关于品牌名其实挺顺其自然的 。 作为一个生活方式品牌 , 会先考虑place(空间) , 再者是place in(放置) , 最后是in place(到位) , 组合起来就是place in place了 。英文直观地展示品牌含义带来的序列感和空间状态的构想回响 。
形容的话我们想用: 秩序和自由 。 place in place这三个单词本身是固定的、对称的 , 这是秩序;而它又可以在不同观感中拆分又组合 , 这是自由 。 产品也是如此 , 用in系列举例:形状是有秩序的 , 而颜色和状态在不同时刻和空间下的变化又是自由的 。

系列审美疲惫时,需要这些“特调”
文章图片

in系列
Q:
在bar系列的视觉大片中 , 看到容器中置入了一些平常摄影中少用的植物 , 比如笋、辣椒、苦瓜等……却呈现了出一种非传统却又趣味十足的美感 , 为什么会想到运用这些物品?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