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勾兑有多大危害?“大众酒”流行60年,为何被踢出白酒界?

说起酒精勾兑 , 有人是恨得咬牙切齿 , 有人却不以为意 。 在大众观念里 , 勾兑就是把食用酒精和水混在一起 , 偷工减料 , 以次充好 。 而各大白酒企业一旦跟“勾兑”沾上了边 , 结果不是掉价就是造假 , 2012年的古井贡酒“勾兑事件”便是其中一个教训 。
国家统计局的统数据显示 , 截止到2020年12月 , 中国白酒的累计产量达到了740.7万千升 , 同比下降2.5% 。 然而 , 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累计销售额却再创新高 , 达到了5836亿元 , 累计增长4.61% , 利润总额达到1585亿元 , 累计增长13.35% 。

酒精勾兑有多大危害?“大众酒”流行60年,为何被踢出白酒界?
文章图片
中国白酒行业取得的成绩固然耀眼 , 但这一产业背后的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 业内人士曾爆料 , 国内白酒市场上70%以上估计都是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 , 只有一小部分的高档酒才是真正的纯粮酿造酒 。 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勾兑酒横行白酒界 , 给白酒的声誉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
更有甚者 , 国内还曾发生过多起使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致人失明、死亡的案例 。 要知道 , 工业酒精的乙醇浓度高达96% , 甲醇浓度高达1% 。 甲醇的毒性很大 , 口服10ml以上即可导致失明 , 30ml以上就可导致死亡 , 危害不容小觑!
酒精勾兑有多大危害?“大众酒”流行60年,为何被踢出白酒界?
酒精勾兑有多大危害?“大众酒”流行60年,为何被踢出白酒界?
文章图片
面对白酒界的混乱局面 , 不少人提出了疑问:白酒与酒精勾兑酒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把酒精勾兑酒“踢出”白酒界?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 , 勾兑是白酒生产中的一项工艺流程 , 白酒行业历来有“七分酒三分勾”的说法 , 可见勾兑是生产优质酒必不可少的环节 。 而在上世纪60年代 , 勾兑技术还是国家的高科技创新项目 , 和氢弹、火箭、原子弹等高科技项目并列 , 共同出现在了《1956~1969年科学远景规划纲要》中 。

酒精勾兑有多大危害?“大众酒”流行60年,为何被踢出白酒界?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60年代国内曾发生过大规模的饥荒 , 连续三年农业减产 , 粮食短缺严重 , 很多人都吃不饱饭 。 在当时的背景下 , 节约粮食是时代主题 , 各行各业纷纷响应 , 勾兑酒也因为节约了粮食而得到了大力宣传 。
于是 , 液态法、固液法等新型的工艺酒迎来了黄金时期 , 食用酒精的生产规模日益壮大 , 势头一路高涨 , 热度逐渐碾压并取代了传统的纯粮食酒 。

酒精勾兑有多大危害?“大众酒”流行60年,为何被踢出白酒界?
文章图片
经过30多年的工艺改进 , 食用酒精的勾兑技术有了长足发展 , 上世纪末工艺已趋于成熟 。 但某些不良商家为了获取暴利 , 往往采用酒精勾兑酒来冒充传统的高档白酒 , 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 各种偷换概念的假冒事件频繁发生 , “勾兑酒”一词又重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审视与讨论 。
白酒行业为什么乱象不断?问题出在“概念”上
在新国标发布之前 , 2008年的《白酒工业术语》中曾指出:纯粮白酒分为固态法、液态法以及固液法三种 , 其中固态法不允许添加任何的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 , 后两者则并无此限制 。

酒精勾兑有多大危害?“大众酒”流行60年,为何被踢出白酒界?
文章图片
2021年5月21日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最新的国家标准《GB/T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 , 多个概念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 该标准明确指出:白酒必须要以粮食或谷物为原料 , 不能使用添加剂 , 限制了此前液态法和固液法白酒的“发挥途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