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章子怡滑雪服“内卷”登热搜,冰雪产业品牌任重道远( 二 )


也就是说 , 我国冰雪产业达到万亿规模 , 是可期的 。

我国 章子怡滑雪服“内卷”登热搜,冰雪产业品牌任重道远
文章图片

在万亿市场规模的吸引下 , 资本敏锐的嗅到了机会 。
首先 , 冰雪运动赛事被资本争相抢夺 。 如 , 金达威与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签署了为期6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 合作费用为21亿元;
近年来 , 华录百纳、莱茵体育也纷纷加入与政府合作冰雪运动的行列;融创、启迪等大牌资本成为抢夺冰雪运动赛事的焦点对象 。
投资冰雪相关企业成资本热衷方向 。 去年4月 , 高瓴资本与目前首屈一指的单板滑雪品牌Burton成立合资公司 , 共同运营该品牌在中国的业务;今年2月 , 硅谷天堂完成对自创原创品牌GOSKI的A+轮投资 。

我国 章子怡滑雪服“内卷”登热搜,冰雪产业品牌任重道远
文章图片

不过 , 虽然冰雪产业的产业链宽广 , 但因各环节的准入门槛和毛利率不同 , 企业数量则多少不一 。 其中最受企业追捧的当属滑雪设备 。
一方面 , 滑雪设备的毛利率较高 , 比如滑雪设备中的滑雪板、滑雪服毛利率约为40%-50% , 头盔、雪镜的毛利率甚至可高达70% , 而雪场毛利率只有15% 。
另外 , 滑雪装备也是很多服装商拓展业务的选择 , 很多奢侈品品牌都已经纷纷布局 , 并与滑雪相关品牌联名 , 继续在“高端”上走“花路” 。 如 , Prada推出与运动品牌Oakley联名的滑雪镜;Gucci与The North Face跨界联名推出的羽绒夹克上线天猫奢品 。
在国内品牌中 , 探路者、安踏、361等国产品牌也先后布局滑雪服市场 , 其中 , 安踏在滑雪服装上的发展较具代表性 。
2016年 , 安踏嗅到滑雪服的商机 , 斥资1.5亿元拿下了日本有名的户外名牌迪桑特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 。 4年时间内 , 迪桑特实现了从0店铺到130家店铺的增长 , 并于2019年就实现了盈利 。
安踏财报显示 , 2021上半年 , 安踏包括迪桑特及可隆体育在内的其他品牌营收同比增长超90% , 成为安踏年营收新的增长点 。 这助力安踏在营收、毛利率、经营利润等核心指标上已超阿迪达斯 , 直逼耐克 。 而迪桑特日本在继2019财年实现亏损以后 , 因受疫情影响 , 2020年财年营业收入同比大跌22% , 2021年业绩预期依旧不佳 。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曾表示 , 迪桑特门店每年将以30%-40%的速度增加 , 持续看好则源于2022年冬奥会提供的机会 。
整体来看 , 冰雪产业的各个环节已在我国遍地开花 , 万亿市场的争夺战已经打响 。

我国 章子怡滑雪服“内卷”登热搜,冰雪产业品牌任重道远
文章图片

不过 , 虽然从冰雪服饰涌入不少玩家 , 万亿规模短时间内还具较多挑战 。
首先 , 滑雪运动参与人次的爆发是万亿规模的基础 , 而目前滑雪普及的难度较高 。
Mob研究院数据显示 , 我国参与滑雪运动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男性中高收入群体 , 年龄集中在25岁-34岁 , 月收入集中在一万以上 。
也就是说 , 目前我国的滑雪运动主要集中在精英层面 , 且这种群体集中的现状很难扭转 。
一方面因为滑雪具有季节性 , 且受到场地的限制 , 需要自驾、坐车 , 甚至乘飞机去目的地或其他国家滑雪 , 要求滑雪者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运动 。 如果是有孩子的家庭 , 如何安置孩子也是一个问题 , 由专业机构托管将是不小的花销 , 系列问题不胜枚举 。
而且我国很多的雪场面积普遍比较小 。 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9)》显示 , 2019年 , 我国共有770家雪场 , 超七成的雪场雪道面积不足5公顷 , 为577家 , 超过30公顷的只有30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