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对话登上APEC的深圳设计师:重塑非遗面料,时装传承文化( 二 )



绿重磅香云纱(“千山翠”)成衣 。
除了扩充香云纱面料的“色板” , 邢莉莉还带领设计团队 , 与晒莨厂的师傅们一起试验更多样的底布 。 传统香云纱是以丝绸或者纱织结构作为坯底进行加工的 , 但现在 , 他们将香云纱的染整工艺应用于各种现代面料 , 比如把欧根纱做成硬挺度很高的“欧根纱莨” , 透明质地的“龟裂纹”很是特别;通过使用不同克重的真丝面料 , 最终也会得到不同效果 , 比如目前 , “重磅”系列面料就备受重用 , 配合立裁及廓型设计 , 看上去十分现代 , 一扫过去人们对于香云纱面料“单调、老气”的刻板印象 。
【传统对话登上APEC的深圳设计师:重塑非遗面料,时装传承文化】对一个时装品牌来说 , 不止做设计 , 而是躬身面料本身的改良 , 或许并不是一笔“经济账” 。 但邢莉莉不是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 。 在她看来 , 历经千年传承 , 内敛光华、低调大气的香云纱 , 是她心中“最中国”的面料 , 可如果只是保证其制作工艺不失传 , 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传承 。 “做再多面料 , 最后都放在博物馆里 , 那就失去意义了 。 我认为一定是在保留香云纱面料特质的前提下 , 用当代的思维和当代的审美进行设计 , 让它真实地回归到大众的日常着装当中 。 ”
今年9月底 , 邢莉莉获邀出席2021年APEC女性领导力论坛 , 也将这个观点带到了会场上 。 在“女性设计力量”专场发言时 , 她说道 , 传统民艺之所以面临困境 , 不是因为它不够吸引人 , 而是因为它对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已经不复存在 , 现代人需要重新想办法把它带回到当下生活中来 。
对身在时装设计创意界的她自己 , 这个办法就是通过打造品牌 , 去影响中国当下的设计和时尚 。

传统对话登上APEC的深圳设计师:重塑非遗面料,时装传承文化
文章图片

今年9月 , 邢莉莉(右二)在APEC女性领导力论坛上 。
用中国面料做世界设计
在APEC论坛上 , 邢莉莉回忆起自己与香云纱的相遇 , 许多情景仍历历如新:“那是2007年的一个凌晨 , 3点30分……”
那年夏天 , 从事品牌推广工作的邢莉莉 , 陪同法国采访人员前往广东顺德的一间作坊 , 拍摄香云纱的染制过程 。 “什么手工艺这么神秘 , 还要摸黑去完成?”来的路上 , 邢莉莉很是不解 , 但当她们借着幽微的月光 , 远远望见开阔的河边时 , 立刻被眼前的场景攫住了:有人撑着小船 , 将此地独有的、黑陶般细腻的河泥卸在岸上 , 棚中打赤膊的师傅们便开始挥舞巨大的笔刷 , 蘸取乌泥涂覆于坯布的表面 , 然后合力擎住沉甸甸的布匹 , 运送至河塘边;静置之后 , 由另一群工人以河面最上层的水花濯洗 , 最后摊平在短草地上……如此循环 。 这就是香云纱制作工序里的“过乌” , 邢莉莉形容说 , “简直是天地之间的一个大剧场!”

传统对话登上APEC的深圳设计师:重塑非遗面料,时装传承文化
文章图片

岭南传统香云纱制作技艺之“过乌” 。
2008年 , “香云纱染整技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邢莉莉也参与其中 。 她发现 , 原来“过乌”仅仅是生产这种面料的14种工艺、36道工序之一 。 涂河泥之前 , 坯布已经被一种原生于岭南深林中的中草药“薯莨”榨成的汁水浸染数十遍(因此香云纱又称作“莨纱”或“莨绸”) , 并历经水煮、烈日暴晒 , 变成浓度不等的棕褐色 。 而在“过乌”之后 , 河泥中的矿物质与薯莨中的单宁发生化学反应 , 会让布料涂泥的一面呈现出与皮料相似的黑亮质感 , 经久耐穿 , 甚至越陈越有光泽 。 不可预测的自然条件 , 还赋予了每一寸布料独一无二的“个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