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伯庸聊完,我发现医之本源是人的善良
我是个没什么天分的作家
文章图片
见到马伯庸的那天 , 他穿着藏蓝色衬衫、牛仔裤、运动鞋 , 背着黑色双肩包 , 黑眼圈有点重 。
他是位高产作家 , 出版过30多本书 , 从《长安十二时辰》到《风起陇西》 , 多部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大火 , 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悬疑”的独特创作风格 。
最近 , 他正忙着宣传新书《大医》 , 这部小说以华山医院为背景 , 讲述了3位医生学医、救人、成长的故事 。
华山医院是张文宏医生工作的地方 , 100多年前 , 有大批医生冒着生命危险 , 拯救受伤的老百姓 , 他们是真正的“大医” 。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渊源 , 所以这里出现像张文宏这样的医生 , 并不是一种偶然 。
文章图片
马伯庸不忍让这些故事湮灭无闻 , 前后花了5年时间调研撰写 。
这是他写过最长的一部小说 , 80万字 , 分成两部出版 , 第一部上市首日 , 销量就超过了350万元 , 豆瓣评分8.5分 。 以下 , 是他的自述——
01
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医疗史
这两年 , 医生题材的内容比较火 。 有人质疑我是蹭热点 , 其实不是的 , 我早在2017年就开始酝酿这本书了 。
有一次 , 华山医院的赵重波医生邀请我给职工做个分享 , 我早到了一个小时 , 他提议说去院史馆逛逛 。
我心想院史有什么好看的 , 无非是锦旗之类的 , 可还是老老实实跟过去了 。 没想到 , 还没进去就被震住了 。
那是一幢西式二层老建筑 , 气质雍容 , 造型厚重 。
文章图片
直觉告诉我 , 这是一座富矿 。 果然 , 赵医生说:“这座楼叫哈佛楼 , 是华山医院最早的门诊建筑 , 也不算太古老 , 1910年建成 。 ”我连忙拱手:“失敬……”
楼里每个文献背后 , 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大事件 。 比如有张照片上满船伤员 , 两个人在划船 , 他们袖子上的红十字会标识特别醒目 。 这张照片拍摄于辛亥革命期间的武汉 , 红十字会奔赴一线救死扶伤 。
文章图片
讲座结束回到酒店后 , 我把拍下来的照片存进电脑 , 发现要写一部医学题材的小说 , 难度超乎想象 , 不仅要了解近现代史 , 还要熟知上海城市发展史和医学知识 。
我感觉写不了 , 就暂时搁置下来 。 但我这个人很倔 , 就喜欢啃硬骨头 , 于是一点点补课 , 看了一堆民国医学相关的书 , 还借到民国的《申报》 , 看那个年代生活细节的描述、考据、通信、资料 。
等真正动手写的时候 , 已经是2019年底了 。 印象特别清楚 , 2019年12月30日 , 我把《两京十五日》终稿交给编辑后 , 第二天就打开新文档 , 写下“华山医院 , 第一章”7个字 。
文章图片
02
写书的过程
就是带着镣铐跳舞
《大医》的故事并不复杂 , 1910年 , 3个年轻人同时踏入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 。
这3个人的学医初衷迥异 , 13岁的方三响在战乱中失去父亲时 , 第一次见识了战时人道救济 , 在心中埋下了学医的种子 。
富家小姐姚英子飙车撞了电报杆子 , 被一位医生救下后 , 因为想再次见到救命恩人而学医 。
孙希身在伦敦 , 是外交公使的助手 , 因为隐秘任务误入医门 。
文章图片
起初 , 他们没一个人抱着“悬壶救世”的想法 , 但在经历了上海鼠疫、皖北水灾、武昌首义之后 , 慢慢成长为“大医” , 专业且善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欧美范和时尚的效果就会比较好
- 高跟鞋和休闲鞋的出街时尚程度,一眼就看出
- 杨钰莹穿粉红色薄纱连衣裙登场,戴上围巾和手套又旧又俗
- 办公软件WPS和office哪个好?两者有什么区别?
- 我带大了6个孙子,老了陪伴我的,只有一只老狗和一所老房子
- 朝鲜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对我国有何影响,会和我国断交么?
- 职工教育经费、福利费支出和工资的会计分录如何做?
- 与白发和解,我们有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新方法
- 吴邪与张起灵的结局是什么?
- 晒晒一家三口的早餐,有小菜、粥和煎饼,邻居说比皇上的还要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