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反宇飞檐的精妙屋顶,为何中国建筑独有?( 五 )


03
美妙的“旋律”
中国建筑的大屋顶形制多种多样 , 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中 , 不同形式具有不同等级的伦理品格 。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如下数种 , 它们弹奏出不同的旋律 , 都相当美妙 。

天幕反宇飞檐的精妙屋顶,为何中国建筑独有?
文章图片

中国建筑的五种基本屋顶样式:
上左为庑殿顶 , 上右为歇山顶 , 中左为悬山顶 , 中右为硬山顶 , 下为攒尖顶 。
庑殿顶
这是中国建筑文化伦理品位最显贵的大屋顶形制 。 在《周礼 · 考工记》中称为“四阿”顶 , 又称“四注” , 即此顶可供四边溜水 , 从而有此命名 。 这种屋顶的平面为四边形 , 有五条脊 , 故宋时另称“五脊顶” 。 有一条正脊(主脊)高临、横卧于顶部;四条垂脊分别向四个檐角缓缓下垂 , 脊端即檐角之所在微微上翘 , 使垂脊呈优美的弧线 。 正脊两端分设正吻(鸱吻) , 源起于风水意识 , 后发展为审美饰件 。 垂脊下部可复续角脊 , 装饰以走兽、“仙人指路”等雕塑品 。 屋面为四坡式 , 它是人字形坡顶的发展 。 其造型的最大特征是略有凹曲之势 。 檐角与檐口向上反翘 , 在欢愉情调之中透露出庄重、雄伟之感 。 这类屋顶由于伦理品位最高 , 而多见于宫殿、帝王陵寝与一些大型的寺庙殿宇之上 。 可以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庑殿顶为代表 。
歇山顶
这是中国建筑文化中伦理品位仅次于庑殿顶的大屋顶形制 。 其结构实际较庑殿顶为复杂 。 它有九条脊 , 包括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 故宋代俗称“九脊顶” 。 所谓戗脊 , 即垂脊下端岔向四隅的脊 。 整个屋面造型 , 上部为双坡型 , 在双坡的左右是两际山花 , 富于装饰美感 。 下部为四个坡面 , 前后与上部双坡自然连接 , 呈凹曲形 , 下垂到檐口略有起翘 。 左右在两际山花之下 , 与山花的连接呈折线状 , 檐口与屋面前后的檐口连接并处于同一平面 。 这一大屋顶之脊曲直多姿 , 形象华美 。 有的歇山顶为复檐式 , 也有两歇山顶垂直相交 , 成十字脊型 。 这可以北京紫禁城四隅的角楼为代表 。

天幕反宇飞檐的精妙屋顶,为何中国建筑独有?
文章图片

大屋顶形制及其相应平面 。
悬山顶
这是人字形屋顶的另一种形制 , 其基本造型为两坡式 。 由于山墙两际屋面挑出 , 所以也称为“出山”“挑出” 。 单脊 , 位于两坡交界之处 , 往往以片瓦或砖铺砌 。 脊上常以走兽、宝瓶或花卉(比如万年青)为饰 , 脊两端做成鳌头、象鼻子或燕尾等形象 。 为挡隔雨雪 , 两际山墙檩枋头部多钉有博风板 。 北方明清官式悬山顶建筑在山墙檐际之垂脊上设仙人、走兽等雕塑装饰 。 有的悬山顶两山际出檐深远 , 加上檐角起翘 , 使大屋顶造型显得轻灵而舒展 , 这多见于江南民居 。
硬山顶
这是人字形两坡顶的又一形制 。 屋顶两坡交界处常以片瓦或砖铺砌成单脊 。 两侧山墙与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 使得山墙形象颇为突出 。 山墙两际有时砌作方砖博风板 。 近屋角处以砖叠砌做成墀头花饰 。 北方明清官式建筑的硬山顶大多数沿山墙设置垂脊 , 脊上以“仙人指路”、走兽等雕塑造型为饰 。 这种大屋顶形制多见于伦理品位比较次要的官式建筑与北方民居 。
攒尖顶
多见于亭 。 大型者亦可见于宫殿与坛庙殿宇 , 如北京明清紫禁城的中和殿与天坛祈年殿 。 基本造型为一顶尖高高在上 , 为尖锥形大屋顶形制 。 其平面随整座建筑的造型而各呈其态 , 有圆形、方形与正多边形之别 。 圆形平面的屋面用上小下大的竹子瓦铺砌 , 其余一般以筒板瓦铺盖 。 正方形与正多边形攒尖顶在各角梁位置上设以垂脊 , 最上顶端多以金色宝顶、宝瓶与立鹤等为装饰 。 这是一种审美形象比较活泼的大屋顶形制 。 大型的攒尖顶富于高耸势昂之趣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