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反宇飞檐的精妙屋顶,为何中国建筑独有?( 二 )


第二 , 天幕(帐幕)发展说 。
【天幕反宇飞檐的精妙屋顶,为何中国建筑独有?】西人研究中国文化 , 有人曾主张“欧洲中心”说 , 持中国文化包括建筑文化“西来”的观念 。 在他们看来 , 中国大屋顶 , 是对西方经中亚细亚或塞北游牧部落原始天幕(帐幕)的模仿与改制 , 认为原始游牧部落原先住在帐幕之中 , 来到中原定居 , 于是就将帐幕改为大屋顶 。 这一观点在理论上必然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 , 即必须证明原始游牧部落天幕(帐幕)的发明较中国建筑大屋顶的诞生为早 。 这一观点至今没有获得考古实物的有力支持 。 据考古与史料记载 , 中国建筑大屋顶形制早在春秋战国就已成熟 。 可以这样说 , 所谓天幕发展说 , 小看了华夏初民的文化创造力 。
第三 , 实用说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 , 且不论我们对帐幕学说(tent-theory)的想法是怎样的 , 中国建筑向上翘起的檐口 , 显然是有其尽量容纳冬阳照射整体的实用效果的 。 它可以降低屋面的高度 , 而保持上部陡峭坡度及檐口部分宽阔的跨距 ,由此而减少横向的风压 。 因为柱子只是简单地安置在石头的柱础上 , 而不是一般地插入地下 , 这种性质对于防止它们可能的移动是十分重要的 。 向下弯曲的屋面另外一种实用的效果 , 就是可以将雨雪排出檐外 , 离开台基而至院子中 。 关于这一见解 , 我们也许可以说 , 首先从实用角度考虑大屋顶反宇飞檐的诞生 , 不能不说是一种颇为值得参考的思路 。 然而 , 此说忽视了屋顶檐角起翘的精神效果 , 因为檐角起翘不利于雨雪的泄泻 , 单从实用角度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
第四 , 技术结构说 。
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指出 , 中国屋面之所以有凹曲线 , 主要是因为立柱多 , 不同高的柱头彼此不能划成一水平直线 , 所以宁愿逐渐加举做成凹曲线 , 以免屋面有高低不平之处 。 久而久之 , 我们对于凹曲线反而以为是美 。 这一见解是从技术结构着眼的 , 值得参考 。 中国建筑文化的物质之根是土木材料 。 这种材料特性决定了建筑开间不能过大 , 否则 , 由于负重而必使梁柱变形 , 为避免变形 , 就须增加立柱数量 。 立柱过繁 , 其高度又不易处于同一平面 , 所以索性以主脊为最高 , 成两坡或四坡顶等 , 并使檐口、檐角反翘 。 这一推理 , 在逻辑上似亦可通 。
第五 , 美观说 。
认为所以呈反宇飞檐式 , 其心理根源是追求美观 。 伊东忠太就持这一观点 。 国内有的学者也如是说 。 他们总的看法 , 是以为中国人更喜欢建筑曲线美的缘故 。 笔者以为 , 反宇飞檐确实很美 , 尤其在南方 , 一些建筑屋顶的反翘和屋角飞动的幅度更大 , 而且总体上 , 中华民族作为东方民族 , 确是更钟情于优美 , 而优美往往与曲线相联系 , 所以对反宇飞檐在审美上确实颇为推重 。 但是 , 这仍难以将反宇飞檐的成因仅仅归之于审美 。
应当说 , 屋顶形制的起源 , 具有复杂而深刻的文化根源 , 它与人类的实用、崇拜、认知与审美可能都有关系 , 不能仅从某一方面去看 。 而且 , 其中追求实用这一点 , 无疑是基本的 。 从实用这一基本点出发 , 土木这种特殊建筑材料的性能与局限 , 决定了大屋顶种种技术、结构的形成 , 由此造成其独特的审美风貌 。
大屋顶之所以在中国而不是在世界其他民族建筑中诞生 , 首先是由中国建筑一般所运用的“土木”这种特殊材料所决定的 。 土木可塑性强 , 但易被损蚀 , 所以大屋顶笼盖屋身 , 出挑深远 , 对屋身的墙体、门扉之类以及夯土台基等可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其功效在于防止风雨、日照等自然力量对屋顶之下部的侵害 。 这不等于说中华古人此时没有审美上的敏感需求 , 在大屋顶的实用功能基本实现之后 , 又深感这种人字形两翼下垂的大屋顶在观感上显得过于沉重 , 于是设法让它“飞”起来 , 随着斗栱等建筑木构件的发明与运用 , 檐及檐角起翘、垂脊亦呈反翘之弧线多了起来 。 这在实用上加强了檐部下方与室内的采光效果;在审美上 , 减少了檐部下方的阴影 , 获得了大屋顶乃至整座建筑的优美曲线与欢愉情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