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文化自信】国民精神描摹和人生迷茫探求( 二 )


这十四个小说 , 之所以一发表至今就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 主要是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灵魂 , 麻木的挣扎 , 挣扎的麻木 , 写出那个时代的不安 , 写出那个时代中人类的心灵飘逸和疼痛 。主要的 , 就文学叙事而言 , 小说书写多用白描 , 简洁中含着栩栩如生的传神 , 还有细节 , 都是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 , 是文学中的精雕细微 , 还有大裁大剪 , 一切的多余 , 一切的废话 , 全都舍弃 , 留下来的 , 自然就是精华了 。因此就精而短 , 也少而精了 。还有文本中含藏着的思想的光芒 , 照射着过去 , 乃至现在!读了作品 , 要是再看看《呐喊》的序言 , 那也是颇有意趣的 。记得先生还写过一篇《我怎么做起小说来的》文章 , 可能是回应某编辑部和读者的发问吧 , 也能揭示其中的奥秘 。
《彷徨》
《彷徨》1926年出版 , 收入鲁迅先生1925年至1926年创作的十个短篇小说 。此书没有序言 , 据说有四句话为此书送行:“织文陷文网 , 寂寞新文场 。两间余一卒 , 持戟独彷徨” 。话不多 , 却道出了作者写这些小说时的心境 , 那恐怕是寂寞和孤独的 。这十篇小说的总体情形和《呐喊》不一样 。《呐喊》中的小说是披露国民精神的悲哀 , 而这一组《彷徨》的小说则是写照社会和心灵的悲哀 , 还有游弋与凄切 , 借用鲁迅先生在谈《红楼梦》时的一句话 , 那是“悲凉之气 , 遍布华林” , 用在《彷徨》上面 , 似乎也合适 。小说集的风貌大抵如下:
《祝福》打头 , 书写祥林嫂的悲惨人生 。小说采取的是倒叙 , 先写祥林嫂的可悲与可怜 , 写她那“只有眼睛间或一轮 , 才画出一个活物”的麻木 , 还有她的死亡 。她没有死在平日里 , 而是死在旧历的新年前夕 , 这本来就是摧悲的 , 还带来许多的玄思 。由此带来对祥林嫂一生的回放 , 这当然是许多读者都熟悉的 , 可是蕴藏在祥林嫂生命深处的底层人的艰难 , 却是现今许多人未必了解的 。先是死了丈夫 , 一个人出来打短工 , 尚算精神 , 干了五年 , 被小叔子夜晚劫持回去 , 强行地和另一个男人成婚 , 还碰破了头 。闹过之后生一个阿毛 , 在阿毛三岁的时候却被狼叼走 , 让祥林嫂又一次吃尽苦头 , 之后被人嫌弃 , 又含着失子之疼 。好不容易又来到鲁镇做工 , 却因为“不干净”而饱受蔑视 。她没有办法 , 只有见人就说她的孩子和“我真傻” , 云云 。不被人同情 , 受人轻慢 , 甚至讥笑 , 在穷困潦倒之中捐门槛 , 之后死去 , 委实悲惨之极 。这倒不仅仅是一个祥林嫂 , 而是底层许多人的缩影 。《在酒楼上》 , 写照乡村教师的可怜与无望 。吕纬甫的穷困 , 他和作者“我”的相遇 , 在酒楼上说自己的心事 , 其实在说一个底层人的命运 , 足以令人感怀 。《幸福的家庭——拟许钦文》则依据真人真事 , 写了一个作家的困境 。写一个作家急于书写和发表作品养家糊口 , 但是环境太差 , 物价飞涨 , 白菜和粮食的问题没有解决 , 即使灵感来了也没有办法 , 最后在老婆一阵阵的惊呼中灵感顿失 , 高智商也没有写出一个完整的段落 , 而鼻子在浙江 , 眼睛在湖南 , 南方打仗 , 北方水灾或者旱灾 , 都让他写不成文章 。这个家庭实在不算幸福 。《肥皂》写了方太太和方铭在物价飞涨中的一瞬 。这个过程是尴尬的 , 也是让女人和孩子觉得委屈 , 他自己呢 , 也是难以安静的 。只有官员的到来 , 虽说很小 , 才让他提神 ,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 。《长明灯》是乡村保守和革新之间的对撞 , 虽然是仅仅用长明灯为细节 , 但写得极为传神 。文字绵密 , 长辈人对于那个反传统的“他”很害怕 , 各人都在想办法 , 如何阻止一个人的改良 , 其实就是把长明灯灭了 , 而这也不被准许 。最后商量出办法 , 那就是把此人关起来 , 可找不到地方 , 因为每一个人都不愿拿出自己的空房子 。而这个“他”没有办法 , 最后只有扬言把房子烧掉 , 让那长明灯自行灭掉 。这很悲哀 , 但旧式的中国 , 后来的社会 , 是不是也是如此呢?《示众》是近似于《一件小事》的细部展示 , 一个孩子 , 一个洋车夫跌倒的场景 , 一群中国式的看客 , 他们自己也是很可悲的底层人等 。小说很短 , 写了一个普通的事情就令无数的人挤来挤去 , 当看客 , 是鲁迅多次著文呵斥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