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都市社会的烟火气,藏在城中村( 二 )


「文学」B06-B07|《桤木王》 失落的图尼埃与新寓言派
「文学」B08 | 索尔·贝娄 警惕技术乐观论 , 警惕作家被学院驯化
撰文 | 徐悦东
2001年 , 高考失利的茂涛来到广州石牌村“走鬼”(卖打口碟) 。 通过打口碟 , 茂涛和另一位年轻人仁科接触了大量外国流行音乐 。 如今大火的“五条人” , 许多的创作灵感 , 都直接来源于他们听过的这些音乐 , 当然 , 还有那个回荡着音乐的城中村 。
城中村是几代进城打工者不可磨灭的回忆 。 不管来自哪里 , 是“三和大神”还是“杀马特” , 想成为市民还是赚第一桶金 , 城中村都让他们在冷冰冰的水泥森林中找到了落脚点甚至归属感 。 或许很多人对城中村的印象还停留在“脏乱差”“握手楼”“一线天”等负面印象上面 , 但是 , 这些看起来“赛博朋克”的“城中之城”却是城市中最多元且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 一直拥有着蓬勃的活力 。 为何打工者都会汇集在城中村?城中村的魔力在哪里?面对不可避免的“士绅化” , 城中村将何去何从?
01
“社区感”为何会消失?
在E.B.怀特的名篇《这就是纽约》里 , 他曾形容纽约的每个小区“都能自给自足” , 它们“长不过三两个街区 , 宽不过几个街区” , 在一两个街区之内 , 就能找到杂货店、理发店、报摊等等 。 E.B.怀特笔下的纽约“小区” , 完全可以用来形容我们熟悉的城中村 。 这里的“小区” , 或许更应该被称为社区 。 社会学家对社区的定义多达百种 , 但其核心特征往往包括具有社会交往、经济交换和共同的心理纽带的地理区域 。 毕竟“community”本身就是“共同体”的意思 。
社区研究发轫在二十世纪前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美国 , 由于中国的城市化历程与美国并不相同 , 对漂泊在大城市从事白领工作的年轻人来说 , 社区或许是一个水土不服的舶来概念——我们早出晚归 , 坐地铁通勤 , 在CBD上班 , 在购物商城吃饭、购物、看电影 , 到酒吧街休闲 。 在这些日常活动中 , 社区似乎毫无存在感 。 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下 , 我们所居住的小区在更多意义上只是在物业管理意义上、产权意义上和地理位置意义上的“小区” , 而不是作为社会联结纽带的“社区” 。
此外 , 随着线上经济的发展 , 我们甚至可以不出家门就能完成大多数消费活动 。 对我们这些原子化的个体来说——就像人类学家项飙所说的 , “附近”消失了 , 我们从早到晚几乎都在一个“盒子”里活动——地铁、汽车、办公室、购物商场、咖啡店、封闭式小区 。 在这些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盒子”里 , 我们需要交往的对象是同质化的 , 他们是不是在我们的“附近”并无所谓 。 对我们来说 , 真正处在我们“附近”的人反而是熟悉的陌生人 。
若要在中国的大城市里寻找最具有社会联结意义的“社区” , 这个社区可能非城中村莫属——因为它是“自发”生长的 , 不是完全由人为规划出来的城市空间 。 就像E.B.怀特描绘的纽约曼哈顿 , 是由于两百年前曼哈顿以一种十分简单的方式被规划出来——城市被网状街道切割 , 规划者并没有限制每个街区内部的功能 , 任由其“自发”生长 , 形成富有人情味和烟火气的社区 。 类似的 , 中国城市里的城中村逃过了现代主义城市规划 , 是以人的各种需求“自发”生长起来的 , 长居者能在这个空间内部解决大部分需求 , 这也使得城中村能够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结的有机地带 。
【城中都市社会的烟火气,藏在城中村】
城中都市社会的烟火气,藏在城中村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