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生命 | 他是研究者,也是践行者。他像蜡烛一样点亮一个特殊行业的文化之光( 二 )


2018年,乔宽元罹患重病,自知生命有限,他顾不上感伤,抓紧时间写作,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同时他也在思考编写自己的人生小电影,他说:“但愿,反映我人生文化的人生小电影得以保存并能够传下去,让后人知道,有我这么个凡夫俗子曾经这样的幸运 。”
“偌大的地球约有五十亿年高寿了,可就在1942年这一年,8月28日这一天,在中国江苏省川沙县城东三里外乔家宅的一户贫寒人家,有一个婴儿降生在洗澡盆里,这就是生不由己的我 。我的人生就此开始 。弹指一挥,如今已是七老八十了 。回望我的人生,大体可以用‘好一个幸运’来概括……”
2019年12月22日,乔宽元告别仪式现场,这部时长12分钟,由乔宽元自己配音、参与制作的人生小电影《我的人生,好一个幸运》,与现场300多名亲朋好友见面了 。视频中,乔宽元用他独特的轻松诙谐的“乔氏”话语,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向大家娓娓道来 。搭配精心挑选的各阶段照片和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营造了温馨感人的现场气氛 。
为了做好这部人生小电影,2018年,乔宽元术后出院不久,就抓紧时间完成了人生小电影脚本写作,他要用故事形式、真情实感给自己的人生做个总结 。他把脚本发给亲人、同事、朋友等听取意见 。除了肯定的声音,也有人对他生前给自己制作人生小电影表示不理解 。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说:“我搞殡葬研究二十多年,对于生死早已悟透,乐生也要乐死呀,我要为别人做个榜样 。”
一场礼赞生命的告别仪式
这场告别仪式与乔宽元生前倡导的一样,处处体现了文化属性 。礼厅不再以花篮、花圈为中心,摈弃了黑纱、单幅遗照等传统做法,而是以纯白的鲜花做点缀,用8段乔宽元自己概括一生的经历和感悟的语录,与不同时期的彩色照片结合,制成大幅海报放置在告别厅两侧 。再从乔宽元数十年撰写的文章中,挑选出8条最具代表性的哲言,用书法形式呈现在书签上,赠予参加告别仪式的来宾留念 。
一面铺满几百张五彩信笺卡片的追思墙,更显出这场告别仪式的与众不同 。整面墙以乔宽元生前在《殡葬文化研究》杂志开办的“乔老爷信箱”为主题,还有一大幅极具特色的个人漫画肖像 。来宾回忆过去与其交往的点滴,在信笺卡片上写下情真意切的最后留言:
——“您并没有离开,您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里 。”
——“您活出了人的真正价值,您留下的知识和思想,不再属于今天和过去,将属于未来和整个社会 。”
——“笑看人生,去留皆精彩 。”
——“无论是站在台上慷慨陈词,还是坐下来面对面交流,乃至于卧病在床,您都是面带笑容,真正贯彻了乐在生中、乐在长中、乐在病中 。”
——“感谢您像蜡烛一样点亮了殡葬事业的文化之光 。”
追思墙这种告别形式,与乔宽元倡导的“文化花篮”概念密切契合 。“文化花篮”本意是以悼念厅中悼念花篮上的卡片为载体,写上颂扬逝者人生功绩或追念先人的话语,让花篮增添了以文学形式传播更多人生文化信息的功能 。
而追思墙就是践行“文化花篮”这一创新概念的成功之举 。
在自述人生小电影中,乔宽元自谦地用“我的人生,好一个幸运”这句话总结自己的一生 。但在殡葬同仁们看来,能结识、聆听乔宽元的教诲才真是“好一个幸运” 。
这场告别仪式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乔宽元虽然已经永别了,但是他的研究成果,他倡导的殡葬文化理念,将如一道光,继续照亮殡葬人探索前行的路途 。
乔宽元去世后,家人按照他的生前遗愿,暂存骨灰,待其老伴百年之后将两人的骨灰一起制成生命晶石,落葬福寿园“藏晶苑” 。这是他,一名殡葬文化研究者最后的执着与浪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