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斩件》1.10 夫子至于是邦 | 他是孔门首富,被敬作财神,声名超过了孔子( 二 )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夫子每到一个诸侯国,一定先行了解该国的政事 。
夫子:孔门对孔子的尊称,后世沿称老师为夫子 。
至于是邦:到达如何一个诸侯国 。是,指代词,解作凡是、任何;邦,诸侯国 。
闻其政:了解该国的政事 。闻,知道 。
孔子名动天下,他每去到一个诸侯国,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获该国权贵相邀,对坐讨论时政大事 。孔子周游列国,目的是为了求官从政,以一展抱负,自然会刻意表现,对答如流 。
而要做到有所表现,对答如流,就必须要预先详细掌握该国的相关政事情报,这是孔子“必闻其政”的原因 。
我们前面说过,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学问,跟佛道的清净无为不一样 。儒学的终极目的,是建立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友爱互助、安居乐业的大同世界,这是儒学的“仁” 。
故而,孔子不惜以六十八岁的高龄之躯,奔走列国,寻找权贵支持,以实现仁道理想 。
近代国人有一种被误导的奇怪思维,认为有德行的人会很清高,不屑于追求功名利禄,热衷于此道的,都是没有德行的小人 。事实上,功名利禄是担任治国安民重任的体现,要令社会变得更美好,就必须要去追逐,去承担政治重任…… 。正因为近代国人这种奇怪思维,导致了在大多数时候,国家政权被道德低下的小人所把持 。
【求之与 。抑与之与 。】——这是派人打探的,抑或列国自行献上的?
求之与:想方设法去取得 。与,语气助词 。
抑与之与:抑或是被给予的?抑,抑或 。
陈子禽这是在质疑,孔子每到一个诸侯国,都能预先掌握该国的政事情报,那么这些情报从何而来?是孔子派人打探的?还是列国自行献上的?
孔子虽然名动天下,但于列国而言,也不过是一个薄有名气的闲散贵族,自动对其献上自家国邦的详尽政事情报,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那么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那就是孔子派人打探的 。
然而,作为一个无名无分的闲散贵族,派人打探列国政事情报的行为,可谓居心叵测,也与孔子圣人的身份不相符 。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逊,便是凭这些美好的品德得到的 。
温:温和 。不对人施加压力,相处时感到轻松愉悦,聆听教诲如沐春风 。
良:良善 。践行仁者之道,用真诚爱心去关怀、帮助、照顾一切的人 。
恭:恭庄 。循行礼制,克制自己处处守礼,敬人、敬事、敬物 。
俭:节制 。生活节俭,着装简朴,不奢华不浪费,爱惜物品 。
让:谦逊 。行事沉稳,善于体谅和宽容,处处为人设想,不计较私人的利益得失 。
子贡是孔门言语科的翘楚,他的语言技巧甚至连孔子也甘拜下风 。本句的 “温良恭俭让”,正是他一口妙辞的见证 。
子贡也不与陈子禽争论,却将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赞誉孔子于精微 。纵使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这五字形容,仍能想象出当年孔子温润如玉的德养、和光同尘的风采 。
【夫子之求之也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夫子的求取,不能以常人的方式去理解 。
之求之也:求取 。首尾的之孔子周游列国,皆是语气助词 。
其诸:语气词,相当于大概、应该 。
子贡认为,孔子之所以被称作圣人,是因为他具有平常人不具备的美好品德 。所以,孔子他每到一个诸侯国,权贵们都愿意拿政事向他请教,因为孔子会给予仁德的建议,让一切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孔子能预先了解列国政事的原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