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五 )


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 。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 。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 。
所以,他绝少使用?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 。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 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 。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 远的意境 。
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 。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 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 。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 。
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 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晋诗歌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 。
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钟嵘《诗品》称为“殆无长语” 。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个片断吸引人 。
陶渊明个人的人格无疑是高尚的,他对社会也绝非无所关心,但是,其文学创作的主导方面,却是渴望回避矛盾,力求超然物外而忘怀现实的痛苦 。
建 安文学的进取精神,正始文学的悲剧意识,都是要求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的意志自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单方面地说不失为一种深刻的哲学,但藉此他恰恰躲开了人在社会中的自由这个根本性问题 。可以说,这同样是个体意识减弱的表现 。所以,后代文人越是在受到社会的压迫而难以反抗时,就越容易想到陶渊明,用他的人生观来 化解而不是冲破社会的压迫 。
这样,既满足了精神上、道德上的自我安慰,也避免了在 冲突中容易遭到的危险 。
田园诗派的创始人是东晋的陶潜,也就是陶渊明 。
还有一个叫颜延之的人,在浔阳时,与陶渊明有很深的交情 。后来,颜延之做了始安郡,他每次路过悍阳时,都要到陶渊明家申去喝酒,而且每次都要喝得酪盯大醉,常常耽误公事 。
有一次,颜延之在临走的时候,给陶渊明留下两万钱,陶渊明把这些钱全都拿到酒馆里去,以便可以随时取酒 。
有一年重阳佳节,陶渊明已经九天九夜滴酒未沾了,于是就到屋外的菊花丛中呆坐着,摘菊盈把,品其芬芳,以此来消解无酒可饮的痛苦 。陶渊明偶一抬头,遥望远处,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吏走过来,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人来给他送酒,不禁心花怒放,欢喜异常 。
陶渊明取过酒来,一口气把酒喝完,大醉而归 。
陶渊明性格宽厚,只要家里有酒,拜访他的人无论贵贱,他都会拿出酒与客人开怀畅饮 。如果他先喝醉了,他就会告诉客人:我醉了,想睡觉了,你可以离开了!由此可见陶渊明的率直和自然 。有时,在酒酿熟时,陶渊明会解下头下的葛布漉酒,即给酒过滤 。
过滤完毕后,他就重新把葛布戴回头上去,后来人们就用渊明漉酒、“漉酒葛巾” 来形容嗜酒之深或超脱率真的气度 。此外,陶渊明虽然对音律一窍不通,但却有一张无弦琴,每当喝到兴头上时,他便做出抚琴的样子,而且还边 抚边歌,以表达自己的心迹,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后人遂以 无弦琴、 陶琴表示意趣高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