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可佳专访|科研与流行的对话——来自北联大师生的一场“考古成果秀”

9月24日上午 , 以“百年考古 , 文化北京”为主题的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启动 , 开幕式上 , 北京联合大学师生带来的一场动态服装秀惊艳四座 , 收获好评无数 , 弘博网小编在现场也受到很大触动 。 那么 , 这样一场精彩的服装秀是怎么实现的呢?

黄可佳专访|科研与流行的对话——来自北联大师生的一场“考古成果秀”
文章图片

忠于历史 , 科研与流行的结合
近些年 , “汉服热”的潮流席卷而来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戴着中国传统衣帽配饰走进红砖绿瓦之间 , 展现着文化自信与文化多元的魅力 。 然而 , 大家对这些服饰的了解真的足够深入吗?这些琳琅满目、充满个性的服装真的是忠于历史的设计吗?大众又是否能够区分这些带有中国元素的创意作品与考究的传统服饰呢?虽然“汉服热”带来了审美的复古潮流 , 但“复古”并非等同于“复原” , 更与“忠于历史”相去甚远 。

黄可佳专访|科研与流行的对话——来自北联大师生的一场“考古成果秀”
文章图片

“现在很多人对我们的服装秀是有误解的 , 这并不是一个古代时装秀 , 它跟博物馆的服饰展览是一样的 , 只是动态呈现而已 。 因为并不是单纯的走秀 , 所以美观性反而不是重点 。 虽然专业的造型团队针对发型、妆容的设计上给过我们一些意见 , 但我们都没有采用 。 因为这个秀不是为了好看 , 而是要尽最大可能贴近壁画本身 。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副教授、本次服装秀的制片人黄可佳老师在采访中说到 。

黄可佳专访|科研与流行的对话——来自北联大师生的一场“考古成果秀”
文章图片

为了迎接中国考古百年 , 展示北京市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 ,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的老师们计划以出土文物活化利用的方式献礼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 , 希望在出土文物和公众之间建立起联系 。 顺应“汉服热”这场潮流 , 他们最终选择了以服装为对象进行文物活态利用 , “现下公众对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兴趣还是很大的 , 这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 但这不是一个基于审美的走秀 , 而是一场忠于历史的还原 , 是以服装秀为输出形式的科研成果的展示 , ”黄可佳老师这样说 。
立足地域特色 , 挖掘考古价值
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在于其展示对象为北京地区的服饰 , 这样以区域性的考古资料为展示内容的尝试在全国范围内的服装展中还较为少见 。 本次服装秀共选择了15个人物形象 , 涉及到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性别 , 展示出北京作为北方的重镇和古都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服饰的完整演变脉络 。

黄可佳专访|科研与流行的对话——来自北联大师生的一场“考古成果秀”
文章图片

这次展示的人物形象 , 在时代上涉及汉、魏晋、唐、辽金元等历史时期 , 身份从贵族、文武官员到侍女 , 也涵盖了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的典型形象 。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讲师、本次服装秀的总导演李若水老师说:“服饰可以反映很多问题 , 比如北京当时的文化特征 , 因此 , 我们在内容上我们想要选择跨度大一些的 , 尽可能全面的展示当时的文化面貌 。 ”

黄可佳专访|科研与流行的对话——来自北联大师生的一场“考古成果秀”
文章图片

由于大众对明清时期的服饰资料比较熟悉 , 项目团队便弱化了这一时期的内容 , 而将重点放在了汉代到元代的人物形象 。 这其实也体现了本次展览的目标之一——引起学界对特定考古材料的重视 。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想法 , ”李若水老师说 , “北京市出土的壁画、陶俑之类的文物与服饰相关的很多 , 但关注度始终不高 , 所以我们也想通过这样一个展示引起学界对这些考古材料的关注 。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