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深度|美特斯邦威跌跌撞撞26年,曾经的国货骄傲现在还潮吗?( 三 )


由于开设大量加盟店,美邦服饰的工厂订单激增,一些经营活动需要靠借款完成。而加盟店进货方向分散,滞销款式堆积,导致库存不能带动足够现金流,最终美邦集团只能缩减成本,降低品质,简化设计。
加盟店利润微薄、生存困难、厂家品质下滑,投资商纷纷退出,表示不愿继续代理销售美邦的产品,于是美邦的铺货商品无处销售,从此陷入严重的库存积压中。
三、品牌、电商、代言人:屡战屡败
美邦成立26年之久,一路尝试过多种方式破局,却屡战屡败。
1. 推出品牌,负债累累
困境中的美邦尝试推出过ME&CITY,AMPM、MooMoo等,旗下品牌还入驻了淘宝、京东。
其中,ME&CITY的细分系列包括休闲、商务、都市摇滚、英伦、童装支线。但是,除了ME&CITY,美邦旗下的其他品牌都只运营了一两年就悄无声息。
ME&CITY诞生于2008年,定位为22-35岁时尚职业人群,外套价位在200-500之间。为了打造品牌影响力,公司斥巨资500万元选定《越狱》男一号米勒作为代言人。
品牌 深度|美特斯邦威跌跌撞撞26年,曾经的国货骄傲现在还潮吗?
文章插图
ME&CITY店铺图
美邦集团希望通过ME&CITY把过去13年积累的消费者抓牢,因为过去购买美特斯邦威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那些“校园风”的款式了。
“五颜六色的卫衣”、“纯棉帽衫”,“周杰伦”-...... 美邦给人的印象是青春活力,但只凭借青春校园风,难以抓牢消费者——学生群体逐渐步入社会,打扮转向成熟。
美邦深知必须转型,ME&CITY的成立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美特斯邦威的延伸:我(ME)和都市(CITY),折射了初入职场的消费者。很快,ME&CITY走上了与美特斯邦威一样的路线:斥巨资迅速扩张。
但是,在扩张的过程中,美邦集团无止境地“砸钱”,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于是,ME&CITY陷入了与美邦一样的困境。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的报告中表示
“一次性铺开上百家店,规划上不太合理,成本收益时间没有匹配好;人工成本也大大增加,这些问题给公司增加了很多成本支出。”
人工和房租成本给美邦集团带来了很大的贷款压力,ME&CITY内部人士接受采访时说:“ME&CITY发展太快了,不过一年时间而已,已经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店70多家。以北京为例,最小的商场店铺800多平方米,另外两家形象店和旗舰店则分别达到3000平方米和1万平方米的规模。”
店铺开得多,购买的人却很少。根据2021年中报,今年上半年内美邦集团关闭直营店73家,关闭加盟店292家,合计关闭365家。
母公司负债累累,旗下品牌只好再次寻求转型。
2021年6月,MECITY (ME&CITY) 更新Logo,取消中间的 "&" 符号。
或许,美邦想借此机会重振旗鼓,但在集团大规模关店的情况下,MECITY未来会如何发展,尚为迷局。
2. 商城APP,双双失败
2010年,美特斯邦威集团旗下“Metersbonwe”、“ME&CITY”、“AMPM” 等品牌入驻集团的网络平台:邦购商城。集团希望通过邦购商城打造一站式购物体验,售卖旗下品牌的所有系列。
然而,前期投入费用约6000多万元的邦购商城,没有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自2010年12月邦购网试运行,到2011年9月29日停止业务,实际运作尚不足一年。
2015年,美邦集团又推出“有范APP”,主营电商营销。创始人曾表示,邦购商城的失败源于其网站只售卖美邦旗下的品牌,无法吸引消费者。因此,“有范APP”引入了许多外界品牌以丰富平台内容。
但是,有范在引入阿迪达斯、CHAMPION这类品牌的同时,也逐渐淡化了与 “美邦服饰”的关联。
在发展电商的过程中,“忘掉美特斯邦威”、“引入外来品牌” 的做法,令美邦服饰和有范APP双双 “失焦”——美邦服饰仍然没有实现一体化的网络售卖,“有范APP”也因其定位模糊,没有在电商市场中脱颖而出。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