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专访思朴设计李凤禹-微创设计,重塑生动魅力的母亲河|思朴设计

为什么要重塑母亲河?
从世界范畴来看 , 从古至今 ,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 。 中国是大河文明的杰出代表 , 拥有世界上 数量最多、流程最长的河流水系 。 历史证明 ,河流兴 , 则国运兴;河流危 , 则国运衰 。 河流的状态直接决定着美丽中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母亲河|专访思朴设计李凤禹-微创设计,重塑生动魅力的母亲河|思朴设计
文章图片

△河流是中国根脉

母亲河|专访思朴设计李凤禹-微创设计,重塑生动魅力的母亲河|思朴设计
文章图片

△河流滋养生命和未来

母亲河|专访思朴设计李凤禹-微创设计,重塑生动魅力的母亲河|思朴设计
文章图片

如果我们去关注身边的母亲河 , 会发现不少河流的 生态退化 , 物种减少 , 灾难频发 , 河流正在失去原本拥有的 动感和活力 。
最新报告显示 , 2020年全球河流的 碳排放高达39亿吨 , 是全球 飞机碳排放的4倍 , 占全球 总碳排放量的11% 。 河流原本是天然的固碳绿肺 , 现在变成了排放大户 , 非常令人震惊!
在某些城市的母亲河边 , 人们非常向往的亲水空间竟一律被打上了 “禁止入内”的危险警示 , 生活与河流的联系被 强硬剥离 。

母亲河|专访思朴设计李凤禹-微创设计,重塑生动魅力的母亲河|思朴设计
文章图片

抚今追昔 , 展望未来 , 我们期望的母亲河是 人水疏远还是 人水亲近?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人水亲近 。 因此我们必须要反思 , 在娱乐至上的快消文化语境下 , 我们还认识和热爱我们的母亲河吗? 是什么让河流失去了活力?
河流危机的深度思考
·“城进河退”引发生态危机
工业革命以来 , 快速城镇化篡改了河流形态以及河与城的关系 。 以莱茵河为例 , 莱茵河是德国的母亲河 , 为了发展航运和工业 , 1809年制定的 “莱茵河修正计划” , 对自然河流进行了大规模的 裁弯取直和河道清淤 , 整体河道缩短了 1/4 , 2000多个岛屿被移除 , 一度极大促进了区域航运贸易和工业的发展 。 但好景不长 ,改建后的河道流速加快 , 洪涝加剧 , 很多地区退化为三面光的渠道 。 加上工业污染排放 , 曾经最美丽的莱茵河 , 蜕变为欧洲最脏的下水道 , 生物几乎绝迹 ,城进河退引发生态危机 。 1948年 , 莱茵河沿线六国共同成立了 <保护莱茵河委员会> , 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 再自然化过程 , 花费了 40多年的时间 , 约 700多亿欧元 。 直到 2001年莱茵河才恢复到了200年前工业革命时最佳生态状态 。教训惨痛而沉重!
回到国内 。 众多河流并未走出城进河退的历史误区 。 曾几何时 ,唯利是图的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不断 挤占宝贵的河道空间 ,割裂连续的生态系统 , 过洪断面大幅度缩小 , 防洪压力日渐增大 。 为了防洪 , 在河道旁边建设了越来越高的防洪墙 。 高筑的防洪墙不但未能减轻洪灾 , 反而加剧了内涝的风险 。 为了降低内涝的风险 , 又建设不堪重负的海绵城市 , 这一系列的错误 , 让中国众多城市在灾难面前脆弱不堪 , 险象环生 , 令人胆战心寒 。
·“过度设计”造成人水隔离
滨水地区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 近年来 , 国内城市全面开展了河流环境整治以及以 河长制为代表的机制创新 , 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 但不可忽视 ,过度设计和建造也造成了很多问题 。 例如 不计后果的河道清淤 , 让河流生态系统丧失了丰富多样的微生物生境 ,河底防渗让城镇地下水的补充失去了源泉保证; 河岸过度景观照明和大树移栽让动物栖息地环境遭受了破坏 , 物种因此减少…….这些运动式的速效工程花费了大量的公共投入 , 却让活跃的河流失去了魅力和活力 , 名曰治理 , 实为破坏 。 大型市政设施和超尺度的景观构筑 , 割裂了生活与河流的关系 。 曾经的母亲河变为 危险、无趣、冰冷的“无人之地” 。 河流因为城市发展而生病 , 我们需要如何拯救?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