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财富两极分化的原因,用学术理论来解释,应该怎么理解?( 二 )



资本积累财富
占少数的资本家由于占有了更多的资本 , 扩大了生产规模 , 从而占有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 因此 , 占少数的资本家占有了财富总量的绝大部分 。
而劳动者阶级由于曾经的小资本家的加入导致规模扩大 , 贫穷的劳动者的人数随着资本积累的加剧越来越多 。 所以 , 资本积累导致大多数的财富掌握在少数人即资本家阶级手中 , 而大多数人即劳动者阶级只能掌握少量的财富 。 这就是财富的两极分化 。

《资本论》认为:“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 而“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 。 同时也就是资本生产资本或资本加速积累的方法” 。 由此可见 ,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引起资本积累 , 资本的加速积累又进一步促使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

资本积累使资本规模扩大 , 在资本规模扩大的过程中 , 必然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不变资本价值与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 。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不变资本价值相对于可变资本价值的增加 。 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大规模的使用机器造成的 。

这些机器使劳动简化 , 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 使剩余价值总量增大 , 从而导致资本家阶级越来越富有 。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资本对雇佣劳动者的需求减少 , 资本对劳动的需求减少使大量劳动者被游离出生产过程 , 失去工作机会从而成为相对过剩人口 。
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更加残酷 , 从而使资本家可以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 积累更多的财富 。
因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会对处于就业中的工人产生压力 , 他们随时准备替换掉那些不能忍受被资本剥削的就业工人 。 所以 , 工人之间的就业竞争使资本家可以肆无忌惮地压榨就业中的工人 , 从而使资本家阶级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

正如《资本论》所述:“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迫使它的另一部分无事可做 , 反过来 , 它的一部分无事可做迫使它的另一部分从事过度劳动 , 这成了各个资本家致富的手段” 。 工人阶级不但受资本的奴役和剥削 , 还要受到来自同一阶级队伍的“同伴”的压力 。

外部的压榨和内部的竞争促使工人阶级的贫困程度加剧 。 工人之间的就业竞争使一部分工人失去工作机会成为绝对的赤贫;另一部分处于就业中的工人则受到加倍的剥削 , 他们不但要受到人的剥削即资本家的剥削 , 还要受到物的剥削即机器的剥削 。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使人受自然力奴役……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 。 所以 , 工人阶级没有从机器的使用中得到一丝丝好处 , 反而变得更加贫穷 。
然而 , 资本家阶级却由于机器的使用以及对就业中劳动者的加倍剥削导致占有的剩余价值越来越多 。 由此可见 , 资本积累导致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财富两极分化 。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 资本不断地进行积累 。 资本积累得越多 , 资本的规模越大 , 生产的规模也随之扩大 。

生产规模扩大表示生产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和劳动者的人数增多 。 那么 , 增加的劳动者必然会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 从而导致资本家获得更多的财富 。 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 劳动者只能被分配到劳动力的价值 , 劳动力价值就是维持自身生存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 , 而劳动者的生活必需品始终维持在一个最低水平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