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谁还在买海澜之家?


品牌|谁还在买海澜之家?
文章图片
新眸消费组作品
撰文|心怡
编辑|栖木
【品牌|谁还在买海澜之家?】海澜之家的光环 , 正在褪去 。
大众对于海澜之家的印象 , 似乎仍停留在“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 , 男人的衣柜” 。 自去年更换掌门人后 , 海澜之家开始走起了多品牌战略:将“男人的衣柜”slogan换成“全家人的衣柜” , 将代言人换成林更新和周杰伦 。
需要注意的是 , 请代言、投综艺、换标语 , 三步法并没有给海澜之家带来过多新增量 , 以南京各大商圈为例 , 新眸观察到 , 年轻人更倾向于去快时尚品牌购物 , 人们对于海澜之家的印象大都是“款式老气”、“性价比不高”等 。
众所周知 , 海澜之家的崛起 , 先靠一站式销售模式打开市场 , 再靠轻资产模式实现快速扩张 , 最后到线上战场、进行年轻化的品牌转型 。 前不久 , 网红“铁山靠”带火了一件海澜之家的polo衫 , 这种网红营销手法虽然能掀起短暂购物潮 , 但“土味”特性却偏离海澜之家固有品牌基调 , 基于此 , 本文新眸将着重拆解曾经的服饰龙头海澜之家 。

轻资产红利期

在卖方时代 , 传统鞋服企业有一套自己的经营逻辑 。
一般来说 , 多数企业会选择自主加工产品 。 也有部分玩家选择以OEM方式进行代生产 , 通俗地说 , 由上游供货商供面料和染剂等原材料 , 下游渠道商在订货会上提前预定下季产品 。 订货会每年举办两次以上 , 是鞋服企业联接渠道商的重要纽带 , 也正是因此 , 鞋服企业们得以专注产品生产 , 不用操心销售环节 。
这种订货会的传统鞋服分销模式 , 一般会提前数月甚至半年以上 , 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饱和情景下 , 显得愈发不合时宜 。 毕竟 , 压货给渠道 , 并不意味着真正能够完成销售 。 因此 , 在互联网时代 , 买卖双方信息趋于对等时 , 电子商务让中国鞋服行业的大多数玩家不得不进行“去库存”操作 。 要知道 , 即便是李宁 , 在转型的头半年内也亏损了近5.86亿 。
在第一波关店潮来临时 , 鞋服玩家大都纠结于“到线上”的抉择 , 同样是高度依赖实体店运营的海澜之家 , 能渡过难关主要是靠自己的丛林法则 , 即以“上游赊销货品制+下游财务加盟制”为核心的轻资产商业模式 。
具体来说 , 海澜之家将自己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向前移了一步 , 即放弃自主生产产品 , 去除工厂的角色 , 将所有产品外包给供应商 , 现在它们主要扮演着卖方时代传统鞋服企业的角色 , 但品牌仍属于海澜之家 , 供应商会签订一个协议 , 经过约1.5年左右的两个销售季 , 还没有销售出去的货品会被剪掉商标 , 由海澜之家退还给他们 。
这种生产外包模式 , 让海澜之家变“轻”了 。
在货品最初入库的时候 , 海澜之家并不会一次性支付全部货款 , 而是支付不超过30% , 后续资金随着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 , 逐月结算 。 代销赊购的做法 , 是一个相对强势的合作模式 , 需要品牌方有强势的话语权和相对妥帖的体系 , 传统鞋服企业将可能会遭遇的库存积压风险 , 转移到了供应链上游 。
这里有人会问 , 为什么供应商会愿意承压与海澜之家合作?原因很简单 , 足够大的销售规模 , 得益于海澜之家快速扩张的门店 , 其采购量已经远远高于向供应商订货的其他同行 , 生产供应链条上的企业都受益于规模优势 , 使得供货商的成本降低 , 而海澜之家的采购价也得以降低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