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长城( 二 )


具体筑法为:以红柳、芦苇等枝条捆扎成束 , 围成框架 , 内填土石 , 夯筑紧实 , 上面纵横交错铺一层厚约4厘米至5厘米的芦苇或红柳层;再放上苇束等枝条框架 , 填土石夯实 。
如此一层层叠压上去 , 就筑城了一段以芦苇或红柳为骨架的墙垣 。每层厚20厘米至30厘米不等 , 墙垣基宽一般3米 , 顶宽1 。5米 , 现存墙体最高3 。75米 。以每40米至60米为一段 , 分段修筑 , 相连成墙(图5) 。还有些地段墙垣底层压胡杨 , 第二层压红柳 , 第三层压芦苇 , 第四层压罗布麻 , 每层内填以沙石 , 依次向上垒砌 。
由于当地水源中所含盐分很高 , 盐分可将墙体内的砂土砾石与芦苇等枝条等凝结在一起 , 使其十分牢固 , 因而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霜剥蚀 , 至今仍巍然屹立于戈壁风沙之中 。安西县东部汉塞建筑方式与“苇墙”有所不同 。这里塞垣(宜禾都尉广汉、美稷侯官辖段)需要穿越疏勒河北岸黑色戈壁滩 , 当地几乎没有可资力用的芦苇、红柳等枝柴 , 于是便就地采挖砂石垒砌成墙 。
今天所见其外观呈现为一条起伏延伸的砂石梁 , 长度约93公里 , 底基残宽5米至10米 , 顶部宽1 。5米至3 。5米 , 残高0 。8米至1 。6米 。因其靠近国道312线南侧 , 极易被误认为是修筑公路时堆挖的砂石堆 。
砂石如何能砌筑成坚固的墙垣 , 古人采用了怎样的修造方法?今天尚不很清楚 , 仅在个别地段发现砂石中夹压有柴草饱经历史的沧桑 ,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长城遗迹早已断断续续 。
长城为什么成了今天这副模样?河西乡间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 。
相传 , 当年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在新婚之夜就被抓去修长城 , 结果一去无回 , 音信杳然 。转眼3年过去了 , 孟姜女天天想 , 夜夜盼 , 哭干了眼泪 , 哭肿了双眼 , 就是不见丈夫回还 。她思夫心切 , 便辞别了公婆 , 打点行装 , 翻过一千座高山 , 趟过一千条河流 , 只身来到敦煌寻夫 。
这天 , 孟姜女找到玉门关下 , 恰逢关城刚刚竣工 。她问守关兵士 , 可知她的丈夫在哪里?兵士们说:“你到马迷兔长城第一墩去问 。”
孟姜女便来到长城塞墙最西端的马迷兔第一墩 , 向筑墙民夫打问丈夫的下落 。民夫们知道它的丈夫万喜良早在一年前就累死了 , 连骨头都被筑在长城里了 , 哪里找得到!但怕孟姜女过于伤感 , 又不敢以实相告 , 便说:“没间过 , 或许他在第二墩 , 你去问问看 。
孟姜女又来到第三墩、第四墩……走了一墩又一墩 , 问了一遍又一遍 , 可是每一墩的民夫都这样回答她 。她早已横下一条心 , 不找到丈夫誓不回还 , 哪怕跑断了腿 , 磨烂了脚也在所不惜 。她一路走 , 一路问 , 一路哭 。奇怪的是 , 她每哭一声 , 身边的长城就“哗啦”倒一截 , 她的哭声大 , 长城就倒得多 , 哭声小 , 长城就倒的少 。
就这样 , 她沿着长城整整走了14年 , 一直找到长城的最东端山海关下 。好端端的一条万里长城 , 经她这一路上的啼哭 , 就变成断断续续的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