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深圳品牌设计公司观点——3个认知误区,让90%企业做不好品牌!( 三 )


在深入了解后 , 我发现这个品牌的状态是:这个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没有设立品牌部 , 只有市场运营部 , 所有运营围绕促销卖货 , 典型的销售主导型品牌 。
团队很庞大 , 业绩每年也有几十亿 , 但是这个品牌却依然陷入了增长内卷中 。
因为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 , 尤其是看很多传统品牌焕发新生后 , 这个品牌创始人愈发深刻认识到提升品牌增长和生命周期的绝大多数变量和品牌力有关:
转化率——取决于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 , 即品牌的影响力决定了转化率的高低;
客单价——取决于品牌势能所带来的溢价能力;
复购率——取决于产品体验 , 品牌黏性和叩击用户心智的频度
无疑 , 优质低价带来的品牌溢价能力这个品牌实现了 , 但是为了达到扩大销量目的而频繁地进行促销活动 , 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品牌的贬值 , 因为你永远吸引的只能是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 。
这是一批典型的“流量用户”的薅羊毛行为 , 今天的消费者是很精明的 , 当你不再便宜 , 她们过了新鲜感之后 , 消费动机就没有了 。 所以 , 品牌只能一直通过价格战去抢占市场 。
很庆幸的是 , 通过自上而下地推动 , 这个品牌逐渐开始在品牌基建和品牌传播上发力 。
还有一种典型企业是 , 在打造品牌的道路上 , 打败他们的根本不是对手 , 而是他自己 。
这些创始人很想打造自己的品牌 , 花了很多钱去找外脑 , 重新梳理品牌定位、品牌调性 , 但骨子里又视销量如命 , 一投广告就希望立竿见影就能够看到效果 。 因此他们总是很焦虑 , 看得白花花的钱花出去了 , 收效甚微 , 然后马上另起炉灶 , 造成企业资源的极大浪费 。
对于这些品牌 , 我的想法一直都是 , 与其打着做品牌的旗号卖产品 , 不如放过自己吧 , 抛开品牌的名义只卖货不丢人 。
要知道 , 品牌的打造不是一次性的 , 要不断地更新、积累 。
因此 , 企业每年花费在推广(包括广告、公关、内容、社会化营销等)的费用 , 不应该被认为是“开支” , 而是“战略投资” , 且是长线投入 , 而没有一颗强大心脏的人不要轻易去尝试打造品牌 。
品牌建设该具备什么思维能力?
很明显的一个趋势是 , 近年来 , 正在崛起的“民族自信”、“文化认同”、"爱国主义“力量 , 为新国货之风的演绎进行了推波助澜 , 也刷新了很多企业对品牌的新认知 。
但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 , 做品牌 , 是一条长期主义者的征途 。 所幸 , 远处就是星辰大海 。
那么 , 一个品牌创始人应该如何规划企业的长期品牌建设 , 又该具备哪些思维呢?在跟几百位品牌创始人沟通下来中 , 我总结为了以下几点:
第一 , 认知思维:对本质的洞悉 , 决定你能走多远 。 对红利的判断 , 决定你能走多快 。
第二 , 系统思维:要构建系统化的品牌体系 , 打造系统化的品牌价值观 , 形成一个品牌长久发展的规划 , 这里面包含品牌基建和品牌传播、品牌策略 。
第三 , 价值思维:对于用户而言 , 相比你能否改变世界 , 他们更关心的是你的产品能否解决他们的痛点 , 改变他们的生活 , 要时刻思考我们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这才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无形价值 。
第四 , 故事思维:产品(品牌)有故事 , 营销唱成一首歌 。 要想成为一个品牌 , 首先要学会讲好故事 , 带着用户讲故事 。 有讲故事的能力 , 就有了企业品牌的持续传播基础 。
第五 , 美学思维:每位企业家都应该是半个设计师和半个艺术家 , 要懂得美学 , 美学也是价值观 , 能够让品牌根植于文化体系当中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