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3号探测器 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邱晨辉)采访人员今天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 “退役”后的嫦娥三号再获新成果:中国科学家通过分析嫦娥三号低频雷达浅层数据, 推测出月球雨海北部年轻的爱拉托逊纪熔岩流具有多期性, 并对一些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约束 。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 。
2013年12月14日, 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 这是中国探测器首次登上地外天体, 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 截至2020年9月1日, 嫦娥三号已落月2453天, 现处于“退役”状态即长期管理阶段, 着陆器部分科学载荷仍在工作 。

嫦娥3号探测器 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

文章插图
嫦娥3号探测器 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

文章插图
(图为嫦娥三号和玉兔号互拍图 。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供图)
此次嫦娥三号探测数据最新研究成果, 是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袁悦锋、朱培民和肖龙联合长江大学、宁波财经大学等单位的合作者共同完成 。
此前研究认为, 雨海北部年轻的爱拉托逊纪月海物质(Em)仅仅由一期厚熔岩流形成 。 近些年, 通过摄影测量、陨石坑大小频率分布以及陨石坑穿透深度等方法, 科研人员发现雨海北部Em厚度变化较大, 推测在某些区域可能存在不可见的熔岩流 。
此次研究, 科研人员在10-40米的深度范围内发现了水平向的连续性强能量反射, 与50多米深的雨海纪顶层反射较为类似 。 科研人员将雷达数据沿测线重新投影, 再根据强弱反射可以识别出层状界面, 表明在嫦娥三号着陆区下面应该存在多层爱拉托逊纪火山岩 。

嫦娥3号探测器 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

文章插图
【嫦娥3号探测器 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区三维地层模型图 。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供图)
科研人员估算出探测区域内所有Em层的厚度分布图 。 结果表明, 它们厚度平均值约为8到12米, 与雨海南部年轻Em单元熔岩流剖面厚度接近 。 这些厚度值也与某些天坑壁上保留的沉积物厚度相一致 。 由此, 科研人员推测位于雨海北部第一期爱拉托逊纪熔岩流, 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期薄熔岩流 。
根据曲剖面空间变化趋势, 科研人员建立了带有充填方向的年轻月海玄武岩三维演化模型 。 此外, 月海玄武岩填充方向也可能影响皱脊的发育, 例如, 位于嫦娥三号着陆区的皱脊发育不明显, 但是在其南部和北部地区, 由于是顺着熔岩流的方向, 从而有助于形成相同走向的皱脊 。
来自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今天的消息称, 科学探索是一项严谨的系统性工程, 也是一个持续的“认知——再认知”的过程 。 目前, 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分别在月球正面和背面开展科学探测工作, 两者遥相呼应, 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持续作出新的贡献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