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传统文化开启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近日,一群90后美术生将《琵琶行》改编成一首流行歌曲,在视频弹幕网站上走红 。这首五分半钟的歌,包含了白居易六百多字的《琵琶行》的全部诗篇,毫无叠叠之感 。旋律亲切朗朗上口,副歌部分也采用了戏剧性的演唱 。短短两天的上传时间,该视频就获得了1300余条弹幕和2万余次点击 。网友纷纷称赞“终于找到了背诵古诗的正确姿势” 。然而,这首歌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中学生背诵古诗词,更在于为传统文化开辟了一种新的“开法” 。
一种古风,现代与古典相结合
古体本来是一种诗体,是唐代形成的一个概念 。作为一种古老的网络文化风格,它代表着一种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新文化 。古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琴、棋、书画、诗歌、歌曲等,形成具有中国古典气息的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 。
音乐录影带《琵琶行》是一部古乐作品,其创作者“莫名其妙”是知名的古乐社 。网上活跃着很多类似的古乐团体,他们致力于融合古典与现代诗歌的精髓,创作出充满现代气息而又不失古典韵味的音乐作品 。
反风格也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角色扮演)题材之一 。适逢毕业季,部分毕业生选择古装拍摄毕业照,留下不一样的校园回忆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中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细分市场,是一种在年轻人中颇具影响力的亚文化 。“文化和摇滚乐、朋克、粉丝文化一样,是年轻人表达自我的渠道 。”东吴大学教授马忠红认为,在尊重年轻人文化选择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以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
2 诗社,人与文化的融合
由南山诗社演出的大型校园古典诗词歌唱剧《思美》近日亮相北京师范大学 。“四美人”是线下传播传统文化的新探索 。
【《琵琶行》改编成流行歌曲传统文化开启一种新的“打开方式”】成立十年的南山诗社,一直致力于唱古典诗歌 。南山诗社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介绍,用歌唱戏曲展现古典诗歌魅力,是在传统唱法和表演方式基础上的一次大胆创新 。早在两年前,南山诗社就推出了国内第一部古典诗词歌唱剧《诗酒李白》 。
这种以歌唱为核心,融合民族器乐、东方古典舞蹈和史实的舞台艺术深受年轻人喜爱 。
“南山诗社成立之初,传统文化还没有现在这么火 。南山诗社是一群热爱古典诗歌的青年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 。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平台 。”康震说道 。诗社的很多学生毕业后到学校和其他文化单位,也把诗社的歌唱传统带回了过去,成为普及传统文化的火花,对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人与文化的融合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赵士林认为,南山诗社的文化传承机制非常好 。“每个人都在创造,在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深深烙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文化元素已经融入到传承者的深层潜意识中 。”
三部新媒体纪录片让传统文化传播具有互联网特色
微纪录片《大工匠》第二季近日热播,片中蜀锦接班人何斌也成为“网红” 。他讲述的舒瑾故事,展现的舒瑾绝活,成为众多网友热议的话题 。
随着互联网等媒体的日益发展,利用纪录片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越来越多影视从业者的自觉选择 。关于饮食文化的《一口中国》、关于中草药文化的《本草中国》、展现少林武术魅力的《功夫少林》、关注汉文化与当代关系的《我来自汉代》生活,反映文物修复的故事《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从各个角度生动地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赢得了众多网友的好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