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文化与民族密不可分的互动结构及其影响( 二 )


(三)从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看
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 。从学校内部看,这三种方式相辅相成,共同传承民族文化 。
凯里市第三小学自主研发了以“家乡——我成长的摇篮”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教材图文并茂,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 。,争做小接班人”活动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 。三都鹏程希望学校编写水语教材,以日常语言为主,让水玉走进课堂,平塘县将牙周陶编入地方教材,引入课堂教学,有效传承民间艺术,培养后人 。
这些地区的自编教材内容分布不广,内容不规范,实践活动以课外活动为主,局限性很大 。例如,牙周中学的牙周陶艺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瑶山国中的陀螺比赛也以每周体育课的形式进行 。这些活动大多以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时间有限 。因此,学生参与活动的连续性和目的性不强,文化凝聚力尚未形成 。另一方面,文化课不计入考核内容,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波动较大 。.
(四)从民族文化传承形式看
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 。区内学校积极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在校园设计规划中自觉吸收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如修建民族墙、文化廊道,展示民间传统风情和民族体育艺术 。学校的校歌、校训、校服设计、校门、走廊、教室、办公室、宣传窗等无一不体现苗族特色,具有苗族文化风格,展现苗族风情,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
然而,学校并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唯一途径 。通过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是远远不够的 。据调查,民族地区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是外地人,家庭缺乏民族教育,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民族文化传承机制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单一教育评价体系
为避免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需要实施新型教育评价体系,在考试课程评价的基础上,增加民族文化特色课程的评价 。在近现代学校教育中,由于基础课程的应试教育,忽视民族文化传承,导致传承内容的简单化和随意化,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 。忽略了民族文化遗产的环境适应性 。
(二)“民族文化遗产”支持体系不完善 。
“民族文化传承”支持体系包括资金支持、智力支持、师资支持、课程资源支持等子系统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缺乏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区各行其是,零敲碎打,未能形成统一完整的全国文化教育体系,缺乏连贯一致的激励政策和系统完备的理论指导. 一线从事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很多学校还有其他教师(主要是音乐、体育、美容教师)兼任民族文化传承课 。学校领导重视措施,并在一段时间内贯彻执行 。当领导人换人或形势发生变化时,民族文化课程暂停 。教师也习惯于照常完成教学任务,不愿费心开发民族文化教育资源 。
(三)对民族文化缺乏自信
文化主体的文化心态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因素 。良好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缺乏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在阻力 。因此,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或自卑的文化心态,关系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目前的调查显示,虽然很多当地年轻人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在自己的民族社区说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一旦离开社区,他们就不愿穿自己的民族服饰,不愿说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的甚至不愿出门 。人们说他们是少数 。这是由于对自己的文化和审美观念缺乏自信,导致盲目自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