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年代》里钢花四溅


《火红的年代》里钢花四溅

文章插图
一、导演
1973年上海儿童艺术剧院集体创作七场话剧《钢铁洪流》 , 话剧公映后取得巨大成功 。上海电影制片厂闻听此讯 , 立即决定将话剧改编成电影投入拍摄 。由傅超武、孙永平、俞仲英担任联合导演 。
《火红的年代》里钢花四溅

文章插图
傅超武
导演之一的傅超武是在革命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培养出来的文艺工作者 。1951年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工作 。
1955年 , 当时的北京电影学校 , 改为北京电影学院 。并举办了导演进修班 , 傅超武与谢添、陈戈、林农、王炎等这些来自各个电影制片厂富有经验的中、青年导演 , 一起成为导演进修班的同学 。
《火红的年代》里钢花四溅

文章插图
导演进修班傅超武(二排左2)、谢添(二排中)、林农(二排左3)、陈戈(二排右2)、王炎(后左1)等人与苏联专家合影
经过两年学习后毕业回到上海的傅超武 , 1963作为导演拍摄完成著名的经典影片《金沙江畔》 。1969年傅超武还指导过纪录片《夺取工业革命的新胜利》 , 所以对于这部关于工业题材的影片并不陌生 。
二、主演
根据话剧《钢铁洪流》改编的影片 , 更名《火红的年代》 , 它凸显强烈的时代感 , 洋溢的无限激情 。这也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十年动乱期间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 。
《火红的年代》里钢花四溅

文章插图
讲述了1962年中苏断交时期 , 炼钢工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 , 与“洋奴哲学”做斗争 , 粉碎帝、修、反的封锁和破坏 , 炼出了“争气钢”的战斗过程 。影片成功地塑造具有高度路线斗争觉悟的工人形象 , 生动地体现了党的阶级路线和工人阶级的伟大革命胸怀 。
《火红的年代》里钢花四溅

文章插图
影片《火红的年代》男主角赵四海 , 傅超武邀请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演于洋扮演 。他们两人不但是山东老乡 , 也是1955年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同学 , 只不过于洋那时在演员进修班 。拍完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大浪淘沙》后不久 , 文化大革命便轰轰轰烈烈地开始 , 将近八年时间基本属于靠边站的于洋 , 正在五七干校劳动 , 不曾想《火红的年代》给了他这次难得的机会 。
《火红的年代》里钢花四溅

文章插图
于洋的形象本身就是五官饱满 , 形象粗犷 , 正气凛然 , 站着犹如一棵高大的青松 , 非常符合角色的形象 。重回银幕的于洋使出了浑身解数把这个工人阶级的代表人物赵四海演绎得激情四射 。包括影片中的许多台词 , “我们一定要闯出一条路子来 , 要争这口气 , 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在他的口中说出来是那么掷地有声 。
《火红的年代》里钢花四溅

文章插图
日后于洋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在那个很特殊的历史时期 , 我是竭尽全力地塑造这个人物 。应该说我调动作为演员的感情、动作最深入的 , 也是最激动的 。让我最动情的、平常找不到也看不到的一种东西 , 在这个时候看到了 , 所以我很珍惜这一次的创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