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献忠的“七杀诗”?( 三 )


二、摇黄土匪残杀川蜀人民
所谓“摇黄”就是“摇黄十三家”,由农民起义军中的摇天动和黄龙组织成的匪军,这支队伍中有农民、地主家奴、流氓、土豪、地主等,成分复杂,组合松散,打着摇黄的旗号,没有任何政治主张,对川蜀人民杀戮特别凶残,被称为“土暴子” 。
“崇祯中,川贼有姚天动、黄龙,聚众劫掠 。……而沔阳人袁韬,因奸婶事发,逃投响马贼马潮,胡九思等,继踵姚黄,日事掠杀 。及献入,遂乘势据蓬州、仪陇、南部各地方 。杀老幼,掳精壮,掘墓开坟,生死无得免者 。……顺治二年,我巡抚李国英大破诸贼于遂宁之旷虚坝,九思、潮等走死,韬以残卒数百奔川东,归樊一衡(明宜宾总督) 。”
“各州县乱民,号‘土暴子’,以打衙蠹为名,凡胥吏之有声者,纠众擒之 。或投之水,或畀诸火,甚则脔食其肉 。官司束手,无可如何 。而一时绅士家豪奴悍仆,戕灭其主,起而相应 。深山大谷中,竖寨栅,标旗帜,攻劫乡里,以人为粮 。……其时川南、川北,畏‘土暴子’甚于流贼也 。”
在张献忠入蜀以后,川北的“摇黄”残部,自加入了袁韬、武大定等地主流氓分子,已变成了“土暴子”,他们没有斗争目标,专以残害人民为事 。
三、南明与摇黄匪同流合污,残杀百姓:
虽然在崇祯十七年八月,曾以“猺贼五万降于张献忠”之事(《国榷》卷一百二),但他们仍然盘居于川北原地,张献忠不能过问 。
【如何评价张献忠的“七杀诗”?】“摇黄”很容易为明朝反动政权所利用;而不久,“摇黄”便在袁韬、武大定、胡九思等分别率领下,和明官军合流了 。“摇黄”亦称“摇黄十三家” 。
梁山冯之所写《冯氏历乱记》记载:
“忠州总兵胡云凤,与三谭构隙,私通摇黄十三家”
《明季南略》记载:
“是时‘摇黄’贼自汉中流入川北,川中乱民,恐为献忠所屠,悉附之 。……‘摇黄’,原名‘姚黄’,原系汉中土贼姚、黄二姓者为首 。后其众既多,分为十三枝,为摇黄 。以袁韬为首,拥众十万 。……川北保宁,顺庆一带,悉为残破 。……张献忠亦不能问 。”
《荒书》中记载:
“汉中府为贼略者,遂留川东、川北之山谷间为贼 。夜捉人而系之,年余乃解 。面颊上刺‘天王’、‘大王’等字,使不得归 。归则有司以曾为贼,治罪 。久之,党遂众 。贼首最著者曰摇天动,曰黄龙,蜀谓之‘摇黄’贼 。其掌盘子十三人,号‘摇黄十三家’:曰争天王袁韬,曰震天王蛟龙,曰整齐王张某,曰黑虎王混天星,曰必反王刘惟明,曰夺天王某,曰闯拾王某,曰争拾王黄鹞子,曰二哨杨秉胤,曰六队马超,曰行十万呼九思,曰顺虎过天星梁某,曰九条龙 。遂为四川东北大害 。”
三、清军也残杀川蜀百姓 。
“王师退屯保宁成都者,亦驱残民千余北去,至绵州,复尽杀之,成都之人竟无遗种 。”
“清将赵荣贵围朱化龙于茂州,化龙固守三日,食尽而陷 。荣贵复叛清,与化龙盟而去,屯于龙安 。方茂州围时,男子肉每斤七钱、女子肉每斤八钱,冢中枯骨皆掘出为屑以食焉 。”
“而兵督挽运,丁夫死者积崖谷,益峻法驱里民,三千里外诸军负挽,披蓑笠,缘绝峭壁蚁行,延绵弥望不绝 。”
五、后来,吴三桂在战乱中也曾经祸害川蜀:
“吴三桂镇蜀,虐使蜀人”
通过这些血淋淋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川蜀人民曾经遭受了怎样的苦难的灾厄 。
死于张献忠屠杀的应将近200万人,有80多万人侥幸逃出生天 。但是,这80多万人,再加上南明势力范围内的300多万人,又被摇黄匪类的南明官兵继续杀戳,接踵而来是十七年的“围城人相食”,后来,又是吴三桂叛乱的兵祸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