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为什么是寡妇?( 二 )


《魏略》等史书还曾记载,丧偶的女子就算有子嗣,仍可再嫁,善待寡妇也是官员为了抚顺民情最常采用的政策 。
曹丕娶袁熙之妻甄姬 。来源/电视剧《军师联盟》片段
然而,“再嫁”也可能走到另一个方向 。史书记载,公元617年,“帝括江都人女寡妇,以配从兵”,十二个字里,是数不清的丧偶女性被安排嫁人 。北齐时期,山东地区曾有大约2600名寡妇被一次性发配给将士,一笔重定姻缘,至于红盖头下是否泪如雨下,无人在意 。最荒谬时,哪怕这些寡妇“他郡或有已自相配嫁”,也会被登记在案,重新许配,“啼哭道路”也无人问津 。唐朝时,虽然国家用重法规定不许强迫女子再嫁,可约束的仅是无关路人,相反,要是遇到女性的祖父母、父母逼迫,唐律也只会认可和允准 。
白居易曾在《妇人苦》里感慨——“妇人一丧夫,终得守孤孑”,虽说不至于凄苦如此,但于大多数丧偶女性而言,命运走向何方,实在无法预知 。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最大
“饿死不是什么事,要失节了就是一件极大的事了 。”
这是理学家程颐曾脱口而出的一段话 。
两宋时期,人们为丧偶的女性留下了些许求存的余地 。范仲淹等仕臣更是公开支持孀居女子改嫁,不仅主持让自家守寡的儿媳嫁给门生,《范式义庄规矩》里还有着“再嫁者,支钱二十贯”的体恤帮扶政策 。
不幸的是,宋明理学兴起后,一切发生了改变 。
光是“改嫁”这条路就已荆棘丛生 。在理学家的思想体系里,广大女子的头上生生套上了两把枷锁:一谓贞,二谓节,这个节,说的便是嫁人后从一而终,夫死再不改嫁,要是能够在夫死后自尽殉节,那就可以被赞为“烈”了 。
理学家程颐 。来源/网络
一贞、一节、一烈,几句人言,寡妇们的命运被再度改写 。明朝初年,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极为难得地同意寡妇改嫁,改嫁对象却只能是平民 。要是妇女本身就有朝廷加封在身,这时候夫死改嫁,不仅一身的荣誉称号都会被收回,还可能获罪下狱 。
与之相对,是各种规章、表彰随之而来 。公元1368年,朱元璋下诏,要是不到三十岁或者超过五十岁的寡妇愿意守节守制,那就公开表彰,还免去她们本家的劳役 。各地方官员还需要每年去民间寻访,收集贞洁烈妇的事迹 。几年下来,许多地区出现了“妇人尚贞节, 夫死多不再更”的现象 。社会禁锢之外,女性还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嘉靖十一年进士陈谏的妻子,在丈夫去世后,和自己的小叔子一起送棺材回来,谁料回家后,愣是过不了心里的坎——我一个寡妇怎么可以和小叔子一起同行万里呢?羞愤之下,干脆绝食身亡 。
照这般情况,那么回到《武林外传》中,若故事的确发生在明朝,丧夫的湘玉还能再嫁给白展堂吗?
《武林外传》中白展堂求娶佟湘玉的情节 。来源/影视剧《武林外传》截图
答案是,有这种可能 。但这背后并不是湘玉那般快乐,反而是血淋淋的伤痛 。
有研究发现,虽说“贞节观”在社会上畅行无阻,然而在明代,许多乡间地区还是存在寡妇再嫁的现象 。一方面,男女性别失衡的社会里,适龄女性严重稀缺,许多男子不得不放下世俗藩篱,选择丧夫之妇;另一方面,寡妇们无时无刻不遭受的“改嫁”压力 。据考证,嘉靖年间,浙江一省七十名节妇、烈妇中,最终57人终身守寡,而这些人里,有27位曾受到各方逼迫改嫁的压力 。这些孀妇们改嫁的原因,除去亲属们哀怜其不幸、为其寻活路外,更多的情况是家庭本身贫困,希望寡妇再嫁来换取生路;要么是家族内部成员为了争夺亡夫留下的家产,强逼寡妇改嫁;更恶劣的,是家长贪图钱财,希望通过寡妇的联姻收取一笔不菲的聘礼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