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一、传统节日与文化的关系
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示 。国定假日制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根本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状态的文化指标 。
节日习俗以迷人的风情和独特的特色展现在人们面前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 ,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它包含了一个民族历史上形成和积累的众多民族文化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深层结构内涵 。它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展示 。节日风俗易见易表达 , 而民族精神则深植于种种表象之下 。因此 , 对中美传统节日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 , 可以通过其表征揭示两个民族的性格、心理、文化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 。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1.中国传统节日源于农耕文明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 , 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 , 包括农业文明的社会特征 。源于四时自然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的中国传统节日 , 本质上是以祈求丰收和庆祝丰收两大主题为基础的 。春天祈求繁衍 , 夏天驱虫 , 秋天庆祝丰收 , 冬天小心储备 。人们用最虔诚的信仰、最精致的衣食住行和手工艺来庆祝节日 。流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农业节日的延续 。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2.中国传统节日体现了原始宗教和精神祈祷的文化内涵
所谓“宗教传统节日” , 是指主要来源于道教、佛教等人类宗教的节日 , 以及其他源于民间信仰的祭祀神鬼、求吉祥、避邪的年度节日 。它们将宗教的内容与民俗的形式相结合 , 成为既神秘又流行的宗教民俗现象 。此类节日包括: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送灶日、二月初二、大地祭祀大地生日、二月初三、文昌帝生辰 , 求读书当官 , 大火初六 。上帝的生日; 4月8日浴佛节 , 6月19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 , 7月祭祀孤鬼鬼魂的“盂兰盆节”(中元节);等等 。这样的节日反映了信仰和精神因素在时代文化中的深刻投射 。
3.中国传统节日多以美食为主题
在古代 , 庆祝丰收的时候 , 要杀猪宰羊 , 大吃大喝 , 享受劳动成果 , 以此来慰藉常年辛勤劳作的人们 , 调整身体和立志投身农耕新阶段 。于是 , 节日的饮食风俗、娱乐风俗、阖家团聚、亲友交往等习俗 ,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 一些迷信风俗逐渐淡出节日活动;然而 , 节日的饮食习俗却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的节日饮食 , 以至于这种食物已成为这些节日的代号 。比如端午节叫粽子节 , 中秋节叫月饼节 。
三、美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1、美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反映宗教为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有生产、生活和宗教三种 。但由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巨大历史变迁 , 前两类传统节日逐渐淡化或逐渐消失 , 只剩下宗教节日的定位;此外 , 西方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剩余的农牧生产传统节日大多仅具有地域性而非普遍性 , 仅限于各个地区的乡镇 , 或某种节日 。农牧产品生产区 。祭祀大地、祈求丰收是古代各族从事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和传统习俗 , 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力尚未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时代 。作为一年四季的节日 , 应该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节日 , 但在西方 , 这个节日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已经让位于基督教圣诞节 。尽管大多数西方国家仍然庆祝新年 , 但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甚至一般意义上的全球性节日 , 而是一个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节日 , 是全世界同时庆祝的节日 。根据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历史文化特点 , 节日呈现出不同的生产力、生活或宗教文化特征 。北美还有流行的“感恩节” , 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相似的内涵 。但是 , 这些具有特定地域和历史文化内涵的节日 , 无疑不会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普遍性 , 不可能异地移植 。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渗透以来 , 西方最有影响力的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基督教有关 , 并且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蔓延 , 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节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