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六是什么星座-1994年农历九月二十六是什么星座( 四 )


这一理念此后贯穿了和芯星通整个SoC芯片设计和研发中 。
2010年9月25日 , 和芯星通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制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创的多系统多频率卫星导航高性能SoC芯片「NebulasTM」 , 这颗芯片采用90纳米低功耗工艺 , 内置200+MHz处理器和192个逻辑通道 , 支持当前所有的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全部频率 , 还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高精度和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 , 如测量测绘、地震及灾害预测、精密仪器控制、精确制导等 。
当时 , 国内企业推出的产品一般应用于低精度领域 。 此外 , 中国企业推出的产品即使能支持美国、欧洲、俄罗斯的多系统 , 也不能同时支持同一系统的不同频率 。 而NebulasTM打破这两项“常规” 。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对这颗芯片给予了高度肯定 , 称“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项目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 在世界上表现了北斗强国的梦想”!

九月二十六是什么星座-1994年农历九月二十六是什么星座

文章插图
北斗产业链上的部分公司 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芯片产业的发展始终与应用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 。 而二十一世纪以来 , 我国卫星导航应用的市场规模几乎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 。 据悉 , 2006年底 , 我国卫星导航应用终端持有量已超过1600万套 , 2007年的车辆应用终端增加近3000万台 。 估计“十一五”末期 , 我国卫星导航应用产品的总产值将达到350亿元 , 导航运营服务产值超过75亿元 , 形成一个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的新兴技术产业领域 。
尽管有多家公司已经在北斗终端芯片方面实现了突破 , 但这一时期 , 总的来说 , 北斗芯片的自主研发依旧十分受限 , 仍没有形成规模 , 竞争力较弱 。 原因在于 , 一方面国家下拨的研发经费近90%都用于北斗卫星的研制和发射 , 仅有10%左右用于芯片研发;另一方面“北斗二号”系统在2007年到2012年期间 , 一直处于快速部署阶段 , 北斗产业民用市场始终未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 再加之 , 国外芯片的长时间垄断对国内市场的挤压 , 早一批的北斗芯片公司日子并不好过 , 步履为艰 。
美国GPS早在1994年就开全球范围内民用 , 经过近20年的发展 , GPS导航产业链已经成型且具备全球影响力 。 彼时 , 完全掌据导航芯片组设计技术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和俄罗斯 , 包括美国的SiRF、Motolora、Trimble , 欧洲的Philips、Mitel以及日本的NEC、SONY等公司 。 其中 , SiRF技术公司是最早专作导航芯片组生意的公司 , 稳居龙头地位 。
尽管国内已经有芯片企业形成突破 , 但是国内绝大多数导航设备公司都是直接购买国外公司生产的OEM板进行二次开发( GPS定位算法等核心技术由进口OEM板的相关模块完成) 。 同样OEM开发板市场也是被美国厂商垄断 。
这其中既有我国企业在技术上客观差距 , 也与美国并不公开GPS导航的顶层算法和星座参数有关 。 北斗系统的建设给我国导航芯片的发展创造了创新条件 。

步入22纳米消费电子时代 , 迎来发展小高峰随着“北斗二号”一步步走向完善 , 转机和小高潮随之而来 。 2012年10月25日 , 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 这颗卫星将与先期发射的15颗北斗导航卫星组网运行 , 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导航服务能力 , 北斗导航芯片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机遇——消费电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