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书名,“春秋”是时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不完全一样 。
作为史书的《春秋》史载:“春秋”一词是周代各诸侯国国史的通称 。
《国语·楚语》载:“教之春秋” 。
《国语·晋语》载:“羊舌肸习于春秋” 。可见,当时各国均以“春秋”为名作史,但是经过战国、秦汉之际的社会大动荡,特别是焚书坑儒和项羽焚秦宫两次对先秦文化典籍造成的重大浩劫,很多史籍都不幸亡佚,其他国家的“春秋”都失传了,仅有鲁国《春秋》最终因保存在墙壁中得以逃避战火,而存世流传下来 。
《春秋》为什么称之为“春秋”呢?先秦时期,人们较为重视春、秋两季,春季代表着一年之始,多称为“王正月”,而“秋,禾谷熟也”,乃是收获季 。春、秋二字常连用,故常以春秋代表时令,以示重要 。
《春秋》记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周平王四十九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共242年鲁国历史的一部编年史著作 。相传为孔子所编订,孔子自称“述而不作”,对当时的鲁史《春秋》详加考订,并作为教材供学生们学习 。
【历史上的“春秋”与史书《春秋》,真的是同一个春秋吗?】《春秋》以鲁史为原始材料,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兼记周室其他诸侯的重要事件,其内容“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让后人可以以时间为线,审视历史发展,纵览历史大事 。
《春秋》记事严谨,遣词造句十分考究,对人物的褒与贬、对事件的对与错,用词极其严谨,但敢于秉笔直书,是“良史”的发端 。相传孔子为了“为尊者讳”,用“微言大义”让“乱臣贼子惧”,以此达到赞、劝、惩等目的,传达孔子一门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 。后世,“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也成了中国历史记述中特殊的一种风格,是中国历代史学、史家一个重要文化传统 。
作为历史时代的“春秋时期”正因为《春秋》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后人就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 。叙事史书《春秋》的年限,大致就是春秋时代的年限 。
但是东周开始时间是公元前770年,距离《春秋》的上限公元前722年,尚有48年 。《春秋》下限的公元前481年距离《资治通鉴》开篇三家分晋的公元前403年,尚有78年 。因此“春秋时期”的分期主要有几种说法:
吕思勉《先秦史》、钱穆《国史大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均以《春秋》一书记载的历史年限为“春秋时期” 。按重大历史事件分期,“春秋时期”的起止,从公元前722年到晋国智氏灭亡的公元前453年 。按《左传》分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3年 。顾颉刚在编辑《春秋史讲义》是依据的就是这一分期,但也顺带谈到了晋国三家灭智氏 。郭沫若将“春秋时期”上限定于周室东迁的公元前770年,下限到《史记·六国年表》的开始时限,即公元前475年 。综合以上几种史家的主流分析,我认为,从上限来看,自公元前770年周室东迁后,王室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对诸侯国的控制,进入了“政由方伯”的时代,列国争霸的历史进程实际上已经开始了 。至下限来看,到公元前473年晋国赵氏、魏氏、韩氏三家联合灭亡智氏,古老的晋国事实上已经被瓜分,在当时的列国争霸局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八大诸侯的局面(齐、楚、赵、魏、韩、秦、燕,以及当时仍然存在的越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 。以这一历史事件为分界点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是合理的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3年,应是“春秋时期”一个较为科学的划分方法 。《春秋》记载的事件和时间起止,只是“春秋时期”的主体部分,并不是全部 。这样的分期,应能更好的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的发展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夏冬?
- 朋友跟姐妹的定义是什么?
- 现在的我们,还需要知道节气吗?
- 科目三直线行驶最笨的方法
- 科目三最容易挂的地方
- 科目三最容易挂科的8个地方
- 科目四的考试内容是什么
- 开车门引发的悲剧如何避免
- 开车能避免车祸的好习惯
- 开车启动的几种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