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栏目持续关注这些古老文明在我国的保护与管理现状

中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①
嘉县古枣园:探索“枣社”的可持续发展
古枣园
编者注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中国”栏目持续关注这些古老文明在我国的保护与管理现状】今年3月,农业部公布了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初步名单,天津滨海崔庄古东枣园农业系统等28个传统枣园入选 。按照计划,我国将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在全球环境基金 (GEF) 的支持下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 2002 年共同发起的一项大型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系统,作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保护 。
目前,世界上有31项具有全球重要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中我国占11项,居各国之首 。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依然严峻 。农村贫困的恶性循环有多种表现形式,“贫困—生态”循环就是其中之一 。打破农村贫困恶性循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我国近十年的发展表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可以借鉴 。
今天,本报推出“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栏目,继续关注我国对这些古老文明的保护和管理 。
■本报采访人员卞辉
陕西嘉县古枣园位于“中国红枣名镇”嘉县朱家镇泥河沟村 。最大的千年古枣群,总面积36亩,现存各年龄的古枣树1100多株 。泥河沟村也被称为“世界红枣第一村” 。
2014年4月,甲县枣园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 。同年11月,泥河沟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随之而来的名字让这个曾经偏远而晦涩的村庄声名狼藉,并促使人们寻找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途径 。
最紧迫的任务是唤醒记忆??
2014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教授孙庆忠一行到泥河沟村调研 。他们发现,常年在村里的158人中,60岁以上的有111人 。这些老人是管理村里900亩耕地和1000亩枣林的主力军 。
作为村子记忆的载体,老人最终会一个接一个地去世,这意味着他们熟悉的村落历史和那些新鲜的生活经历都将被浪费掉 。而这正是农业文化遗产濒临灭绝最直观的表现 。
孙庆中没有去泥河沟村实地考察,脑海中浮现出美好的想象 。他想,既然这个村子里有一棵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枣树,那么应该有很多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到了那里,他翻遍了县志等资料,发现泥河沟村的记载不到三百字 。这让他很意外,也让他感受到了拯救村庄历史记忆的紧迫性 。
“比保护古建筑、古民居、古工艺更紧迫的是拯救乡村农耕记忆 。那些只存在于村民脑海中的支离破碎的历史记忆,是为了让村子重聚,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 。重要的一环 。”孙庆中说 。
孙庆中一行从收集旧照片和旧物开始,展现了村庄尘封的过去 。他们在收集旧物的同时,还写下了居住在村庄的父子口述下来的村庄故事 。在这次口述历史收集工作中,他们不仅采访了村里的老人佳县有哪些民俗文化,还对在外面游荡的泥河沟村的年轻人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他们创业的艰辛和兼职的经历,是农民群体30年来的缩影 。他们的人生起起落落,不再是一个村庄的故事,而是中国农民难忘的人生历程 。
孙庆中认为,村民们的回忆是当地知识的宝库 。通过这种参与性的行动,当地村民不再是遗产保护的旁观者,而是成为自己文化的叙述者 。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往事,已经转化为留住人、留情、留根的集体记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