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悖论:为何人们不想杀生却又吃肉?

为了减轻道德上的负疚感,人类发展出一系列的自我辩护策略 。自2010年起,研究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者有增加的趋势 。
例如生物学家布鲁姆(Donald Broom)和神经科学家马里诺(Lori Marino)就认为猪有高度社交能力而且聪明,具同情心及自我意识 。尽管如此,猪仍被归类为“食用动物”,而且猪肉是继禽肉之后,全球最常被食用的肉类 。
将动物区分为食用动物和宠物是人类克服肉食悖论的一种策略 。心理学家乔伊(Melanie Joy)称这种分类法为“二分法” 。布特勒指出,在认可宠物猫、狗是独立个体时,肉食者不太愿意承认农场动物的心智能力 。如此一来,屠宰农场动物便不会对人类造成太大的心理负担 。
克服心理障碍的“四个N”
“此外,人们还有非常特别的合理化策略,转移屠宰动物的责任 。”布特勒表示,肉类消费心理可以概括为三个“N”:正常(normal)、必要(necessary)以及自然(nature) 。
【肉食悖论:为何人们不想杀生却又吃肉?】还有第四个“N”,指的是美好、美味(nice) 。对许多人而言,肉类的美味令人难以舍弃 。
在割断羊的脖子、羊停止抽搐后,Kai呆立当场瞪着眼前的景象 。2019年,单是在德国就有7.63亿动物被屠宰 。全球每年宰杀的动物更超过700亿 。Kai转头看着摄影机问道:“这么做就只是因为我们要吃肉?”
第一世界的问题?
这些动物多数是在工业化国家饲养,以流水线的方式大规模屠宰 。根据《肉类地图册》,光是在中国所生产的肉类就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非洲的人均肉类消费量则是每年17公斤,相当于美国人或澳洲人的约六分之一 。
但布特勒指出,人们在肉食悖论中“认知失调”心理过程,适用于世界各地的人类 。所谓的“认知失调”指的是人们心理态度和行为不一的情况,简单地说就是一方面为动物的死亡与苦难感到同情,但却继续食用肉类 。
布特勒引述了一份跨文化肉食悖论差异研究指出,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特定的思维在跨文化间是通用的 。例如,当人们看到被宰杀后还带着头颅的动物全尸时会产生不适感,这会令人想起肉类的来源,进而失去食欲 。Kai自己也深有体会:“当羊的头颅被切掉、剥皮后,它就只是一块肉 。”
布特勒说,这份研究也显示,在主要使用人力屠宰的国家,这样的心里差异相对较小 。
此外,目前的研究也推测,当一个人对问题感觉越切身相关时,他所感知到的认知失调感便越强烈 。人们不会否定世上所有被食用动物的心智能力,只针对自身文化中经常食用的肉类 。例如,狗在许多西方国家中被当作宠物饲养,主要食用的肉类是牛羊猪鸡,吃狗肉的行为便无法被合理化 。这也证明,肉食悖论确实是跨文化的现象,但又依文化而定有所差异 。
习惯的威力
当人们试图通过一些策略合理化肉类消费的行为时,也有部分人放弃食用肉类或动物制品,借此摆脱心理上的认知失调 。笔者在吃蛋奶素19年后决定改吃全素,对我而言这是解决肉食悖论最简单的策略 。但心理学家布特勒否定了我的观点 。他表示:“在多数社会中,食用肉类是正常做法 。”
笔者来自一个素食主义的家庭,所以将饮食习惯改为全素并不困难 。但Kai的家庭习惯食用肉类,肉已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适,Kai又开始吃肉 。或许是出于习惯,他自己也不确定 。
布特勒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与道德考量相比,吃肉会破坏环境并引发健康问题这样的信息比较无法改变人们的饮食习惯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