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乡土小说离不开对民俗和民俗文化的呈现(图)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习惯性的民俗文化 , 始终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 。民俗包罗万象 , 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季节、信仰、风俗、神话传说无不被民俗所覆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 当地的民风民俗正在逐渐消失 。如何激活地方民俗 , 不仅是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问题 , 也是作家特别是地方作家关注的焦点 。
文学离不开生活民俗的四大特性 , 也离不开民间传说 。丰富的民俗文化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 为文学反映和表达现实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民间文化在乡土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可以说 , 乡土小说离不开民俗、民俗文化的呈现 。乡土小说创作能否成功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真正把握某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 , 成功运用民俗语言 。
无论是陈忠实、莫言、贾平凹、张伟、李佩孚、韩少功、铁凝、池子健、范晓庆、苏童、毕飞宇等老前辈作家 , 还是徐泽臣、陆敏、刘于东、魏伟、李世江、李浩、傅秀英、叶伟等比较年轻的作家 , 他们的地方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地方民俗风情的描写和民俗文化的书写 。他们通过文学叙事 , 在文本中还原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命力 , 既展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 又体现了民俗文化中的日常生活之美 。民俗在地方文学中的呈现 , 有助于以民俗为重要载体 , 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 发掘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底蕴 , 并探索民俗文化的当前价值 。本土作家对民间文化的激活一般有三种途径 。
在作品中传达民俗的品位和意义 , 是本土作家“振兴”民俗的策略之一 。传统民俗文化看似过时、落伍的存在 , 但通过乡土作家的书写 , 才有可能产生一种具有乡土色彩的审美情趣 , 通过这种审美情趣 , 产生审美意义 。这种意义与审美主体灵魂的升华有关 , 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
对地方小说的民俗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 包括通过简单地玩弄或欣赏某些民俗物品所带来的兴趣 。比如 , 汪曾祺写过玩蟋蟀、赏古、钓鱼等民俗活动;民俗语言表达了智慧 。有趣幽默 , 如陈忠实、贾平凹对民间说书人的塑造;民间传说背后也有知性有趣的人物民俗的四大特性 , 如贾大山、刘庆邦、毕飞宇等人的文字 。大多不拘泥于逻辑安排 , 而是根据不同民俗的特点 , 表现出民俗所体现的审美情趣和意义 。本土作家通过传达民俗的品味和意义 , 丰富了读者的
民俗文化遗产的现代转化写作是本土作家“活”民俗的重要实践和探索 。乡土民俗作为几千年来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仅可以通过产业转型实现经济振兴 , 还可以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挖掘其内在活力 , 实现乡土文化的振兴 。. 赵德发的《山海经》、张伟的《孤独的药师》、周大新的《湖光山色》 , 都有作家对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改造的独到思考 。《景山海》是赵德发近期出版的写实主义代表作 。工作中提到的措施很多:挖掘当地传统剧目《金秋良》并将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在高跷上运用海边民俗风情 , 创作《海上高跷》 ”以推虾入海为主题的节目 , 因地制宜举办开坡海节和“鳃人行”节目 。为适应现代化需要而进行的改造措施 , 以及将传统民俗风情转化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的探索 , 为现实生活中传统民俗风情的现代化改造提供了借鉴 。在张伟的《孤独的药师》中 , 作者不仅对胶东民俗进行了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 , 而且主要是对源远流长的道教“养生文化”进行挖掘和叙述 。作者敏锐地发现了本土养生文化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 , 以展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中 , 科研人员的到来给楚王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把楚王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比较原始的耕作方式、源远流长的楚国文化遗存、古老的烹调技艺等 , 加以充分利用 。这些楚王庄留下的民俗传统 , 无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 并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 。作者对传统民俗产业转型可能性的独到思考 , 不仅让读者体会到地方民俗的非凡价值 , 也探索了一条通过文本激活民俗文化的途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