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破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这是曾国藩在对阵太平天国起义军屡次失败的过程中,寻找到的制胜之道 。这个制胜之道,被称为拙战,即利用优势兵力,充足的粮草供给,坚固的防御工事,步步为营,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打,一个营寨一个营寨的破 。不冒进,不急躁,遇到坚固城池,就靠主力围困,城里筑城,城外挖沟,切断一切供给,一月不行一年,一年不行两年,一座城池的粮食再多,只要没有补给,迟早会吃完 。士兵战斗力再强,没饭吃也会饿死 。
在这种步步为营的整体策略下,围点打援也是重点之一,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不单单是围困,也在于打援,但和传统思维里,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大规模野战不一样,曾国藩的打援,依然走的拙战之路,打援,依然靠的是坚固的营寨,以及超乎常人的耐心 。
曾国藩的打援方式,经常会让援兵感觉到崩溃,要么是曾国藩的军队,躲在坚固防御工事里,死活不出来,只要靠近,就弓箭火枪招呼 。要么就是超有耐心,丢一个营寨,建三个营寨 。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拖”,援军越是火急火燎,曾国藩越是稳如泰山 。
这种近似于流氓的打法,却是一种非常令对手无语甚至抓狂的阳谋,于是,曾国藩用这些笨笨的打法,让太平天国像是陈玉成一类的天才将领,痛苦万分 。似乎,曾国藩的这条计谋,真的是无解的阳谋,但战场上千变万化,任何策略都不是天衣无缝的 。我们需要从一场实战中,进行进一步分析 。
曾国藩以及他的经典语录
安庆保卫战,清军和太平军都下了血本安庆保卫战,可以看成是天平天国运动的重要转折点,安庆的失陷,让起义军由战略的进攻,转向防御 。在安庆战役中,曾国藩将他的策略发挥到极致,而太平军,也几乎找到了反制的手段 。
在现在的历史课本中,对于安庆保卫战,几乎都着手于安庆太平军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浴血奋战的勇气 。批判曾国藩的残暴 。但对于这一战中,双方的战略,战术,极少提及 。
安庆,今安徽省安庆市,位于长江中游,是长江沿岸战略要地,古人云“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 。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安庆是天京的门户,安庆失守,意味着天京门户大开,这样一来,清军北可以通过江北大营向天京发起总攻,西可以自安庆,沿江进攻,水陆并进,长江天险将不复存在 。
在曾国藩对阵天平军的时候,清军的整体策略,并不是强攻天京,而是先破武昌,在打安庆,最终击破天京 。无论如何,清军和太平军,都要在安庆这个地方,碰一碰拳头 。
【怎样破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太平军在安庆的守军,多达三万人,而曾国藩,调集水陆五万精锐,直扑安庆城 。而这并不是清军调动的全部兵力 。曾国藩带领的是从湖北调集来的湘军主力,手下将领李绪宾,带领两万精锐骑兵和步兵,开始担任,打援任务 。另一路,曾国藩弟弟曾国荃,带领一万多水陆精锐,开始在安庆外围,修筑营寨,开始“结硬寨,打呆仗” 。
曾国藩在安庆以及周围城镇,投入的兵力已经接近十万,清军志在必得 。而太平军并没有坐以待毙,太平军年轻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纷纷带兵火速支援,支援安庆的各路援军,也超过十万 。于是,安庆保卫战,变成了一场典型的围点打援的战例 。
安庆保卫战的形势图
曾国藩完美战斗策略中的一个破绽安庆保卫战,是曾国藩战斗策略的完美体现,但依然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出现了一个破绽 。
这个破绽,出现在湖北武汉一带,这一带已经被清军控制,胡林翼成为湖北的巡抚 。当曾国藩主力部队大举进攻安庆之时,太平军也开始火速援救,太平军将领并非草包,陈玉成和李秀成,选择了围魏救赵的策略,陈玉成带兵自天京出发,沿江北向西进攻,李秀成沿江南向西出发,这两路的目标,不是安庆,而是武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