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企业哪家强?

说起来蒙牛和伊利,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这两大品牌作为国内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 。
但是要是说起蒙牛的发家史,那也算是企业里上演的现实版“回家的诱惑”前篇了,1983年伊利的董事长郑俊怀破格提拔了一名很有能力的员工——牛根生,为什么是破格呢?因为最初的牛根生只是一名刷奶瓶的工人 。而这个员工也没有让他失望,据说入职当年就力挽狂澜,和众人一起让伊利扭转了亏损的趋势,实现了盈利 。
牛根生
1996年的时候,伊利集团应运而生了,担任董事长的是郑俊怀,牛根生也顺利的成为了副董事长,伊利集团也上市了,本来该是和和美美,继续携手向前,但是好景不长,两年后,牛根生被“扫地出门”,至于原因,现在也没有解释,猜想是“功高过主”被打压了?但是就算是流放也不至于直接被“扫地出门”,或者是有经济犯罪等,董事长力保,只有离开才能保他周全,但是从后台的事件来看,两个人似乎也没有那么情深意重,至今仍无解 。
郑俊怀
但是,精彩的好戏也快拉开帷幕了,牛根生并没有自暴自弃,选择在北大继续深造之后的他决定卷土重来,就在被驱逐的次年,成立了蒙牛品牌,至此,两个品牌也是两个创始人之间的拉锯战就展开了 。
以退为进——蒙牛在甜头的边缘试探
蒙牛虽然是刚成立,但是身边也笼络到了一批之前在伊利的战友,这也引起了伊利的注意,因为牛根生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郑俊怀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
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推出之后,却在一夜之间被砸的稀巴烂,但是这块被砸烂的广告牌发挥的作用可远远超过了完整的广告牌带来的效益,新出的品牌究竟是谁砸的?得罪了谁?人们的好奇心像洪水猛兽袭来,得到最大收益的便是蒙牛了,一块广告牌却是轰动整个市场,这个品牌也开始为大众所知 。
但是这个时候,牛根生选择了“做小伏低”,表现的十分谦虚,之后打出来的广告口号竟是: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企业争气 。现在应该是看不到这种新成立的品牌拉着行业内的top1的旗子来宣传自己的了吧 。
不仅如此,蒙牛在当时标榜伊利是内蒙古第一大乳业品牌,蒙牛是内蒙古第二大乳业品牌,要知道,当时在内蒙,除了伊利可还是有数百家的乳业集团的,就这个宣传,也是直接挂着第一名,远远的甩开了后面的品牌 。
牛根生在各种采访或者是宣传产品的场合,也总是表现出对伊利的尊重和和对郑俊怀个人的仰慕,全然没有被扫地出门之后,就立马要对着打的气势,也正是这种做小伏低的策略,让蒙牛在初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对手的打压也在无形之中被化解 。
【伊利、蒙牛企业哪家强?】至于广告牌究竟是被谁砸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虽然最开始嫌疑最大的是伊利,但是现在看看当时的收益,说是蒙牛自导自演也未尝不可 。
背水一战——火箭速度成为企业美谈
单靠自己发展总是不够的,毕竟伊利都已经上市,这个时候牛根生开始借助资本发力,也在2002年得到了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三家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 。但是三家投行除了带给蒙牛总计6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以外,还给牛根生施加了压力,要求对赌协议,就是在未来的三年里,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低于50%,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层要向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三家外资股东赔上7800万股蒙牛股票,如果完成上述指标,三家外资股东会将7800万股蒙牛股票赠予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团队 。
这就是军令状,如果完不成,等于是白打工还要赔上去,面对这么难的条件,牛根生选择了同意并且背水一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