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是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写于1950年代初的上海 。那时候张爱玲一反常态想写一些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于是有了《十八春》 。
也许是对于自己的初次尝试没什么信心,也许是觉得这样的作品不符合自己的调性,所以《十八春》发表的时候,张爱玲用了一个全新的笔名——梁京 。
后来张爱玲辗转到了美国,她深为曾经放弃自己的写作风格而后悔,于是着手改写《十八春》 。细心修改两年之后,“梁京”的《十八春》变为了张爱玲的《半生缘》 。巧合的是,从1950年代开始写《十八春》到1968年《半生缘》完成定稿,正好历经了十八个春秋 。
不过,据说张爱玲并不是很钟意《半生缘》这个名字,她更想为改写后的书稿命名为《惘然记》,大约是取“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诗词的意思,但最后为了受众更广还是接受出版社的意见定了《半生缘》 。
《半生缘》主要讲述了旧上海几个年轻人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 。世钧、曼桢、叔惠、翠芝、曼璐、豫锦,他们曾经真心相爱过,但后来又都阴差阳错的错过了 。
女主角曼桢在姐姐曼璐和姐夫祝鸿才的合谋,以及母亲的推波助澜之下被姐夫强暴后拘禁,直至生下儿子后才想法设法逃出牢笼 。
在这期间她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失去了贞洁、恋人和对爱情的憧憬,甚至失去了最在意的亲情,所以她对祝鸿才的恨无以言表 。估计当时的她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会主动回到祝鸿才身边 。
迫使曼桢回到祝鸿才身边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完全是为了孩子 。如果没有孩子的牵绊,我想曼桢一辈子都不想再和祝鸿才有什么关联 。
走出祝家大门时,关于曼桢的心情原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她终于出来了 。死也要死在外面 。她恨透了那所房子,这次出去是再也不会回去了,除非是在噩梦中 。
可能很多人会问:如果只是为了孩子,她难道不可以把孩子带走吗?几乎不可能 。一是因为她生的是儿子,祝鸿才虽然没什么亲情观念,但有着极重的传宗接代的观念;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曼桢几乎不可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所以她不得不回到了祝鸿才身边 。
祝鸿才和乡下的原配生有一个女儿,名叫招弟 。原配去世后来上海投奔祝鸿才,祝鸿才基本不管她,曼璐因为性格的原因,也让她吃了一些苦头 。后来曼璐去世了,祝鸿才又生意亏空,招弟和曼桢的儿子荣宝过得很艰辛 。
招弟患了猩红热,因为疏于照顾小小年纪就死了,并且把猩红热传染给了荣宝,曼桢于心不忍,亲自到祝家去照顾他,看着奄奄一息的孩子,曼桢被刻意深埋内心的母爱被唤醒了,她想:“只要他好了,我永生永世也不离开他了 。”
在曼桢心里她自己是无足轻重的,随便怎样处置都没有关系,因为爱情的错失、亲情的欺骗和伤害,她觉得这世界上无一不是渺茫的,但是孩子却是唯一真实的东西,她无论如何要守护这点真实 。
忘记从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女子变得被动、狼狈,很多时候是从“爱”开始的 。因为爱,她会变得低 。因为爱,她会变得辛劳 。因为爱,她会经历一丛又一丛的苦难 。
曼桢本已逃出了牢笼,但是为了儿子,出于女性本能的母爱她又甘愿又无奈地回到了祝鸿才的身边,和一个自己都厌恶的老公、守着一桩毫无爱情可言的婚姻,过着心如死灰的生活 。虽说最后曼桢到底是与祝鸿才离了婚,但终究是白白耽误了那么多年 。
曼桢和张爱玲绝大多数作品中性格复杂甚至阴郁的女主角不同,遭遇侵害前的她是很积极正面的形象:她读过书算是知识女性,有自己的工作能够经济独立,此外三观正、性格好,亲情观念也很重,可以说除却家庭环境(姐姐做舞女养家)这一点,曼桢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形象 。但最后恰好也是家庭环境这一点害了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如:疾病、健康、理财等),还请咨询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辽宁龙网」www.liaoning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红楼梦》为什么又叫《石头记》?南京城有人说叫石头城这二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呢?
- #我最喜爱的国宝#《国家宝藏》节目中出现的27件国宝,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 美国《时代周刊》为何在世界范围之内影响如此之大?
- 3D风波之外,口碑爆棚的《银翼杀手2049》为何票房惨败?
- 《雍正王朝》八爷胤禩到底是不是贤王,他势力那么大,为什么没能成功夺嫡继位?
- 对比《重启》和《沙海》两版黑瞎子,为何陈楚河输给了季晨?
- 《古墓丽影》三部曲哪个比较好玩?
- 2020年了,《英雄联盟》真的还火吗?
- 美剧《摩登家庭》中有哪些经典语录?
- 上升星座怎么查最准确 上升星座怎么测